在國新辦近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司長楊小宇透露,我國月球探測計劃將邁入新階段,計劃發射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探測器。嫦娥七號將肩負探測月球南極環境與資源的重任,而嫦娥八號則致力于驗證月球資源原位利用技術。
據楊小宇介紹,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將共同構成正在規劃中的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對月球內部結構進行綜合探測。這一國際月球科研站旨在持續進行科學探測、資源開發利用及前沿技術驗證,是一項多學科、多目標、大規模的科技活動。
在行星探測方面,我國亦雄心勃勃,計劃發射天問二號、天問三號及天問四號探測器。天問二號將執行小行星采樣返回任務,對小行星演化和太陽系早期歷史展開研究;天問三號則致力于火星采樣返回,深入探測火星環境;天問四號則將目光投向木星及其衛星,探索木星空間與內部結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我國還將實施載人月球探測工程,充分利用航天員在月面探測的獨特優勢,為我國探索地外天體提供廣闊的歷史機遇。他透露,我國已初步規劃了月球科學、月基科學和資源勘查利用三大領域的九大科學目標,將在首次載人登月前的飛行試驗及載人登月任務中實施。
關于嫦娥六號帶回的月背樣品,楊小宇介紹,科學家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整理與分析,已完成初步的物理、化學成分和結構探測,發現了大量關于月球早期演化和月背火山活動的信息,包括記錄采樣點火山活動歷史的玄武巖,以及來自其他區域的非玄武巖物質。后續將按照月球樣品分發政策,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