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在搜索引擎領域的競爭策略再次引發關注。近日,用戶發現,在微軟旗下的必應搜索引擎中,使用Edge瀏覽器搜索“Chrome”時,頁面布局出現了顯著變化。
具體而言,當用戶執行這一搜索操作時,頁面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醒目的Edge瀏覽器推廣區域,其上赫然寫著:“無需另尋他處,Edge已滿足您的需求。”這一設計顯然旨在引導用戶繼續使用Edge,而非轉向Chrome。
而Chrome的下載鏈接,則被微妙地隱藏在了一個不那么顯眼的位置,用戶需要仔細尋找才能發現。這種設計無疑增加了用戶發現Chrome下載鏈接的難度,同時也進一步突出了Edge瀏覽器的廣告。
有評論指出,微軟的這一做法可能對普通用戶造成一定的誤導。對于不熟悉瀏覽器市場的用戶來說,他們可能難以分辨Bing與Google、Edge與Chrome之間的區別,從而更容易受到頁面上廣告信息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微軟首次在搜索引擎領域采取類似策略。此前,微軟就曾因模仿谷歌搜索界面而遭受指責。而此次針對Chrome下載鏈接的隱藏操作,更是將這一競爭態勢推向了新的高潮。
然而,谷歌方面也并非毫無動作。據報道,谷歌也曾在競爭對手的瀏覽器上降低YouTube的播放性能,以此作為回應。這種互相“借鑒”的做法,無疑加劇了瀏覽器市場的競爭態勢。
谷歌Chrome的副總裁Parisa Tabriz更是直接點名微軟,指責其推廣手段具有欺騙性。她認為,微軟的這種做法損害了用戶的利益,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原則。
隨著瀏覽器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大廠商都在尋求新的增長點。然而,如何在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同時,又能夠尊重用戶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