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一季度的落幕,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報告陸續揭曉,為市場描繪了一幅多元而生動的經營畫卷。據上海證券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5日,超過千家上市企業已披露一季度財報,其中約六成企業實現了凈利潤的正增長,更有超過百家企業凈利潤增幅超100%,彰顯出經濟回暖的積極信號。
在這些“報喜”的企業中,民營企業尤為引人注目,無論是數量還是業績表現均表現搶眼。比亞迪、寧德時代、金山辦公、歌爾股份、東鵬飲料等行業龍頭,以穩健的開局領跑2025年,為市場注入了強勁信心。深入探究其業績增長背后的原因,不難發現,消費市場的強勁復蘇成為了拉動這些企業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
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領域的佼佼者,一季度業績表現尤為亮眼。公司實現營收847.05億元,同比增長6.18%,凈利潤更是高達139.63億元,同比增長32.85%。電池銷量的顯著提升,尤其是儲能業務的快速增長,成為其業績增長的重要支撐。寧德時代表示,一季度毛利率和凈利率均有所提升,顯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進一步增強。
海大集團同樣在一季度延續了去年的強勁勢頭,實現凈利潤12.82億元,同比增長48.99%。飼料外銷量的大幅增長以及生豬養殖業務的穩健表現,為其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海大集團表示,輕資產控風險模式在生豬養殖業務中的成功應用,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經營成果。
在高性能計算產品市場的推動下,ODM龍頭華勤技術一季度也實現了業績的大幅增長。公司營收達到349.98億元,同比增長115.65%,凈利潤8.42億元,同比增長39.04%。華勤技術的強勁表現,不僅反映了市場需求的旺盛,也彰顯了公司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光線傳媒則憑借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等作品的優異表現,以及藝人經紀、版權、音樂等關聯業務的增長,一季度實現了凈利潤的大幅躍升,達到20.16億元,同比增長374.79%。光線傳媒的強勁開局,為影視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上述企業外,還有多家民營企業受益于市場回暖,實現了業績的扭虧為盈。寒武紀一季度實現營收11.11億元,同比增長4230.22%,凈利潤更是達到3.55億元,成功扭虧。公司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市場的持續拓展和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同樣,溫氏股份在肉豬業經營盈利的背景下,一季度也實現了凈利潤的大幅增長,達到19.14億元。
從行業角度來看,消費電子、基礎化工、機械設備等行業在一季度表現尤為突出。思特威、恒玄科技等企業在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等領域的出貨量大幅增長,帶動了公司業績的顯著提升。同時,臻鐳科技等企業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擴大業務規模等方式,也實現了業績的扭虧為盈。
在基礎化工行業,索通發展等企業受益于產品量價齊升,一季度業績也迎來了拐點。公司表示,預焙陽極產品市場平均價格及銷量的雙重增長,推動了營業收入的增長和盈利能力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