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宣布了一項重大人事調整計劃,該計劃涉及大規模裁員,比例高達員工總數的15%,主要波及銷售和汽車金融兩大核心部門。引人注目的是,被裁員工將獲得頗為豐厚的經濟補償,具體為N+9至N+11的賠償方案,且在特定條件下,還能額外獲得兩個月薪資作為過渡支持。
此次裁員行動的背后,是奔馳在全球及中國市場業績的持續疲軟。據統計,2024年奔馳全球銷量同比下滑3%,其中純電動車型的銷量更是暴跌23.1%。在中國市場,奔馳的銷量跌至68.36萬輛,創下五年來的新低。作為奔馳全球最大的單體市場,中國的業績不佳直接拖累了其全球利潤表現,2024年財報顯示,息稅前利潤和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31%和28%。
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正發生深刻變化。以理想、蔚來為代表的本土新興品牌,憑借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的領先優勢,不斷擠壓以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電動車降價策略未能有效提振銷量,反而引發了品牌價值的擔憂。
裁員計劃主要集中在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受影響員工多為資深員工,他們在公司服務年限超過五年,且持有“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除了上述經濟補償外,奔馳還承諾,若被裁員工在兩個月內未能找到新工作,將繼續支付其3月和4月的薪資。
盡管奔馳提供了相對優厚的賠償方案,但裁員消息仍對員工士氣和企業形象造成了沖擊。面對外界的廣泛關注,奔馳中國迅速作出官方回應,表示業務整合與調整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員工崗位變動,公司將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以坦誠、友好的態度與員工協商,提供合理合法的解決方案,并盡力為受影響員工安排更合適的崗位。
奔馳中國還透露,未來公司將更加深入地應用數字化技術,提升運營效率,精簡業務流程。同時,根據業務需求調整崗位設置,鼓勵員工學習新技能,以適應轉型發展的需要,并整合或削減冗余崗位。
奔馳所面臨的困境,實際上是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過程中普遍面臨的挑戰的縮影。盡管奔馳在2024年投入了高達97億歐元的研發資金,但其MB.OS智能系統開發進度滯后,新一代CLA車型量產推遲,凸顯出“高投入、低產出”的問題。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奔馳制定了到2027年前削減50億歐元成本的計劃,中國區裁員正是這一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奔馳還加速推進本土化戰略,計劃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專屬純電MPV車型和長軸距CLA車型,并依托北京、上海的研發中心,開發無圖L2++智能駕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