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記者獲悉,成都錦繡技能大賽啟動儀式在錦門絲綢文化小鎮于10月25日拉開帷幕,由四川省文旅廳主辦、成都理工大學與成都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承辦的“2024年織繡類非遺傳承人時尚設計與品牌塑造高級研修班”系列成果精彩亮相蜀錦蜀繡主展場。
作品《蜀山攢黛》
據悉,本期研培班以挖掘織繡類非遺的地域文化內涵為基礎,以訓練學員的時尚跨界設計能力為特色,指導傳承人學員、設計專業學生發揮各自特長,共同完成時尚服飾的方案設計與實物制作,形成了《蜀山攢黛》《臉譜戲眸》《神樹·扶桑之上》《黑白流影》四個系列的高級定制服裝。
作品分別從蜀山、川劇、三星堆、大熊貓等四個典型的四川地域文化符號中汲取靈感,成功將非遺蜀錦蜀繡與時尚設計有機結合,展現出非遺技藝的跨界魅力與當代風采,吸引眾多觀眾駐足觀看,獲得廣泛好評。每個系列均配有設計說明,詳細闡述設計思路、元素、色彩、紋樣提取、材質運用等關鍵信息,體現了高校非遺研培的嚴謹與規范性。
設計作品《神樹·扶桑之上》
四個系列的作品以蜀錦、蜀繡為核心技藝,吸收苗繡、珠繡乃至法式刺繡的材料工藝和針法特色,在“師生融合”的基礎上,通過“技藝融合”“古今融合”“中外融合”的四融合創新設計手段,為古老錦繡技藝注入現代活力,打造出兼具地域文化特色與多元文化底蘊的時尚服飾,構筑起富有國際視野的中國風尚。
在設計、制作、布展過程中,圍繞“新材料、新樣式、新場景、新生活”進行多維度創新,環保材料和時尚廓形的應用契合了綠色消費潮流與當下審美格調,錦繡服飾和裝置藝術的搭配將展覽場地轉化為生活空間,使研培成果超越靜態藝術品層面,走進日常生活場景之中,成為觸手可及的系列時尚品。
作品《黑白留影》
展覽現場同步展示傳承人學員們在參加研培期間創作的20余幅極具個性特色的創意設計作品,學員們積極學習最新設計前沿,充分挖掘自身潛力,重新發現錦繡技藝和創意設計融合創新的無限可能。
“非遺時尚化”是傳統文化煥發青春活力、融入當代生活的重要路徑,此次研培成果的成功展示,彰顯了中華織繡類非遺在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方面的廣闊前景。
相關負責人談到,研培期間,項目組招募了全校30余名學生志愿者,服務項目運行的過程中,學生們近距離感受中國傳統織繡的非遺之美,感悟傳承人堅守技藝的初心,體會當代設計師的創意巧思,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魅力,收獲了一場富有溫度的傳統文化教育,充分展現了“雙一流”高校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積極探索。
作為“雙一流”高校,成都理工大學將繼續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整合蜀錦蜀繡保護和傳承的多方資源,為打造成都非遺名片和城市文化符號添磚加瓦。本次展覽持續到11月中旬,歡迎大家前往錦門絲綢文化小鎮錦華館觀展。
之后研培成果還將走進成都各大展覽館和博物館,進一步宣傳推廣錦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