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發股份(603268.SH)近日成為市場焦點,其股價在連續14個交易日內實現漲停,市值從停牌前的17.81億元飆升至67.71億元,增幅高達280%。這一波漲幅背后,是游資的瘋狂涌入和市場對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期待。
松發股份此次的重組預案顯示,公司擬通過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恒力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這一消息引發了市場的熱烈追捧。然而,在股價飆升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令人擔憂的問題。
首先,恒力重工的業績并不樂觀。交易預案公告顯示,恒力重工在2022年和2023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表現不佳,尤其是凈利潤在2022年出現了虧損。這讓人不禁對松發股份此次重組的標的資產質量產生疑問。
其次,松發股份自身的主營業務也陷入虧損狀態。公司表示,如果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無疑給公司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松發股份還面臨著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后預計市值超過擬置入資產預估值上限的風險。由于公司向交易對手方發行股份的數量存在上限,因此可能存在發行后總市值超過恒力重工估值上限的情況。這將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股東利益產生重大影響。
盡管如此,游資仍然對松發股份趨之若鶩。在14連扳的過程中,東亞前海證券深圳分公司等知名游資頻頻現身龍虎榜,成為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力量。然而,這種爆炒行為也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
上交所近日整理發布了《并購重組典型案例匯編》,強調將嚴厲打擊“偽重組”、“借道重組套利或炒作”等行為。這無疑給那些試圖通過并購重組概念炒作股價的游資敲響了警鐘。
對于投資者而言,松發股份的案例也提醒他們要保持理性。雖然并購重組可能為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其中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時,務必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和潛在風險,避免盲目跟風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