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有關手機行業步入創新瓶頸的言論卻屢見不鮮。不少消費者和觀察者都感受到了這一趨勢,認為近年來的智能手機升級愈發缺乏新意。
回想幾年前,智能手機領域還經歷了一波顯著的革新。屏幕刷新率從60Hz躍升至90Hz乃至120Hz,屏占比大幅提升,全面屏設計逐漸普及,長焦鏡頭從2倍光學變焦進步到10倍潛望式變焦,震動馬達從轉子馬達升級為線性馬達,有線充電功率更是從18W飆升至240W。這些肉眼可見的提升,無疑給用戶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
然而,近年來旗艦手機的發展卻似乎陷入了停滯。除了處理器性能的不斷提升,其他方面的升級變得愈發有限。屏幕設計趨于同質化,高屏占比的大直屏成為主流,超高頻調光技術也被廣泛應用。線性馬達和雙揚聲器幾乎成了標配,長焦鏡頭的倍率雖有變化,但整體提升并不明顯。更令人遺憾的是,一些曾經引以為傲的配置甚至出現了倒退,盡管這些細節不便深究。
設計語言的趨同更是讓人倍感無奈。在功能機盛行的年代,每款手機都擁有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諾基亞的多樣化、摩托羅拉的翻蓋經典、三星的滑蓋特色以及黑莓的全鍵盤設計,都讓人印象深刻。走進手機店,僅憑外觀就能判斷出手機品牌,這樣的場景如今已不復存在。當下的智能手機,仿佛都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設計創意匱乏,令人失望。
不過,總有一些極客和DIY愛好者在努力打破這種同質化趨勢。他們通過魔改舊款手機,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新作品。比如,bilibili上的UP主@江靈夏草,就對小米6進行了大膽的改造。他不僅去掉了手機的大額頭,壓縮了下巴,還取消了前攝鏡頭,打造出了一款無挖孔的全面屏手機。這款手機的屏幕規格在當下也顯得頗為特別,5.15英寸的FHD+ IPS屏幕,完美滿足了小屏黨的需求。
更令人驚嘆的是,這款手機還支持可更換電池,且更換過程中無需關機。UP主設計了一種巧妙的換電方式,只需將備用電池插入機身,就能推出原有電池,實現無縫換電。他還為手機配備了一塊副屏,通過磁吸結構貼在手機背面,可以實現用后攝充當前攝的效果。這樣的設計,無疑為智能手機領域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
除了小米6的魔改,還有其他一些令人矚目的DIY作品。比如“飯卡手機”,就是將二手iPhone 5s的主板、電池和屏幕拆下來,經過一系列改造后,塞進卡套里制成。這種手機只有透過特殊的眼鏡才能看清屏幕內容,極具隱蔽性。雖然性能有限,但創意十足,引發了廣泛關注。
還有UP主@洪磷造物制作的復古懷舊智能手機,這款手機配備了基于舊世代顯像管技術的迷你CRT屏幕,僅有2英寸左右,支持黑白單色顯示。這樣的設計,不僅讓人懷念起了過去的科技產品,也展現了DIY佬的獨特浪漫。
然而,盡管這些DIY作品創意十足,但并不適合所有人。它們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和穩定性問題,不適合作為主力機長期使用。對于沒有動手經驗的人來說,最好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畢竟,安全才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