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汽車品牌借由新能源技術實現市場“彎道超車”,合資汽車品牌終于按捺不住,開始積極應對這一市場變革。
在過去幾年里,面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崛起,大多數合資車企采取了低價策略,尤其是在車市傳統淡季的第一季度,更是加大了終端優惠力度。然而,今年這一趨勢發生了顯著變化。近期,多家合資品牌紛紛舉辦新能源技術相關的大型發布會,如東風日產、廣汽本田等,試圖通過展示其新能源技術實力,直接與國產品牌展開正面競爭。
微博截圖顯示,這些發布會吸引了廣泛關注。事實上,日系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技術的研發上并非一日之功,但在國內市場,似乎只有“以價換量”這一策略奏效。然而,從長遠來看,持續低價銷售不僅會壓縮品牌利潤,還可能引發研發經費縮減、品牌影響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及時在技術路線上發力,成為合資品牌跳出惡性循環的關鍵。
作為“日系三強”在新能源領域的最新力作,東風日產N7、廣汽本田P7和廣汽豐田鉑智3X的技術實力備受矚目。這些車型不再盲目跟風,而是更加注重技術自強。
過去,日系品牌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主推“油改電”產品,但市場反饋并不理想。消費者對于簡單的車標并不買賬,尤其是在話語權較弱的新能源市場。然而,在最近的東風日產技術發布會和廣汽本田P7技術體驗日上,官方宣傳更加大膽,敢于用各種領先數據來證明自身實力。這些領先數據不僅彰顯了動力總成上的優勢,還將品牌在燃油車領域的技術成功遷移到電動車上。
以廣汽本田P7技術體驗日為例,本田的操控能力一直備受贊譽,成為此次發布會的主要亮點。本田獨有的FCD功能可以讓駕駛者實時感知制動系統狀態,低重心輕量化底盤保證了“每一次駕馭都人車合一”,還融入了F1賽事的冠軍調校經驗。官方甚至宣稱:“造電車容易,造有駕趣的電車難。”
東風日產則圍繞舒適性展開技術發布會,如自帶“電子皮膚”傳感器系統的AI零壓云毯座椅、涵蓋17項防暈車對策的全域智能防暈車技術等。這些配置在發布會上得到了重點解讀,展現了東風日產在舒適性方面的深厚造詣。
廣汽豐田鉑智3X同樣延續了豐田品牌的“高性價比”特點,如15萬級的純電動SUV配備了高階智能駕駛、可增加續航里程的太陽能車頂等,這些配置在同級別車型中獨樹一幟。
面對強調數據的國產品牌,合資品牌并未完全跟風,而是期望通過將品牌特性融入新品的方式,來穩固和拓展國內新能源市場。東風日產、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合資品牌在國內市場深耕多年,具備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戶信任基礎。在最新電動車上延續其“操控”“舒適”“高性價比”等品牌特點,無疑能吸引對品牌有較高忠誠度的用戶。
然而,消費者對于電動車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性能、充電體驗、操控、續航、舒適、實用性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如果過于強調某一方面,可能會讓消費者產生片面認知。目前,這些新車尚未完全上市,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在其他方面展現出競爭力。據了解,廣汽本田P7具備4.6秒破百的加速能力;東風日產發布的全球首個14合1電驅系統,在硬實力上確實有機會與標桿級競品對標。
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合資品牌也開始加大投入。東風日產N7、廣汽本田P7和廣汽豐田鉑智3X都將智能駕駛放在重要位置。其中,東風日產與Momenta深度合作,打造端到端全場景NOA;廣汽本田P7則搭載Honda SENSING 360+和華為智駕兩種解決方案;廣汽豐田鉑智3X同樣與Momenta合作,實現端到端全場景NOA,并搭載126線激光雷達。
盡管合資品牌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方案有所不同,但普遍采用了整合供應商的策略。相比之下,新勢力品牌如小鵬、華為等則更注重自研。然而,市場更關注的是技術的實際表現而非自研與否。對于注重智駕體驗的消費者而言,實際體驗才是選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