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公募基金市場迎來一波重要變革,多家知名基金管理公司包括華夏、華泰柏瑞、易方達、嘉實、南方和華安等,紛紛宣布將旗下大型寬基股票ETF的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大幅下調。此次調整中,管理費率降至0.15%,托管費率則調整為0.05%,涉及的產品中,有六只ETF的規模超過千億元,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更是逼近4000億元大關。
據統計,此番費率調整覆蓋的股票ETF總規模超過1.3萬億元,范圍廣泛,包括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中證1000和科創板50等核心寬基指數產品。業內專家指出,以當前的規模計算,此次費率調整每年可為投資者節省超過50億元的持有成本,對提升投資者回報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費率下調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以來,已有多個股票ETF的管理和托管費率降至新低。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降費的產品規模相對較小,通常不超過100億元。此次大型寬基股票ETF的費率調整,不僅顯著降低了投資者的持有成本,更被視為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推動股票ETF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公募基金行業此次集體行動,積極響應了國家關于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的政策導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公募基金行業落實相關政策的重要舉措,體現了行業對投資者利益優先原則的踐行。通過降低費率,大型寬基股票ETF的資產配置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發揮,為中長期資金通過ETF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盡管與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相比,股票ETF的綜合費率已經處于較低水平,但此次費率調整仍有望進一步帶動全市場寬基股票ETF費率的下行。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由于ETF業務涉及技術系統、人才隊伍和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剛性成本投入,目前討論各類型股票ETF全面降費還為時過早。
在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的整體框架下,證監會正穩步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自2023年7月發布《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方案》以來,新發及存量產品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和傭金費率均已實現明顯下調,有效讓利投資者。據透露,作為費率改革的第三步,銷售費率改革也將在年底前落地實施。
盡管費率改革在短期內對基金公司的營收構成一定挑戰,但長期來看,這被視為公募基金市場發展的必由之路。基金公司可通過業績規模的正向循環或適度降低管理成本等方式來彌補短期內的營收影響。費率改革還將推動公募基金行業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促使行業更加聚焦投研能力建設,助力打造一流投資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