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11月14日遭遇情緒降溫,全天走勢疲弱。科創50指數領跌,收跌3.21%,創業板指亦大幅下跌3.4%,上證指數則下滑1.73%,收盤點位為3379。
市場午后呈現單邊下行態勢,整體表現萎靡。在全部5300多只A股中,僅有24只個股實現上漲,而下跌股票數量高達4846只。滬深兩市成交額共計1.84萬億,較前一日有所縮量,減少了1707億。
行業板塊方面,除銀行板塊勉強收紅外,其余申萬31個一級行業悉數下跌。軍工、電子、商貿、通信及傳媒行業跌幅慘重,均超過3個百分點。同時,多數ETF產品也出現回調,尤其是前期漲幅較大的大數據、半導體、芯片等相關ETF,單日跌幅超過4%的不在少數。
當日市場熱點圍繞“機構舉報游資”的傳言展開,盡管多數機構人士對此表示懷疑,認為這不過是“無稽之談”,但該傳言仍在市場上廣泛傳播,對投資者情緒產生一定影響。
有分析人士指出,這一傳言可能源于某央企投資平臺聯合多家機構發起的倡議,旨在發現和傳播央企價值,鼓勵長期投資。然而,這一倡議與市場下跌之間的關聯被過度解讀,成為市場情緒波動的導火索。
在資金面上,國投策略首席林榮雄指出,自9月24日行情啟動以來,以權益ETF為代表的被動多頭資金和兩融為代表的散戶游資力量成為市場增量的兩大主力。尤其是散戶和游資的活躍參與,推動了中小盤股和題材股的上漲,使得市場呈現出脫離基本面的中小盤定價特征。
對于當前市場的回調,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保持理性態度。金鷹基金在分析中指出,海外擾動因素和港股市場的回調對A股市場構成了一定壓制。特朗普預計提名的鷹派內閣引發了資金避險情緒的上升,導致成長方向股價出現較大回調。同時,美國CPI數據的公布也增加了全球市場潛在風險的不確定性。
近兩日游資相關的小作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情緒。有游資人士表示,市場傳言游資受到窗口指導,加之個別股票因連續漲停被停牌核查,被市場解讀為監管對炒小炒差行為的收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