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活動持續升溫,眾多上市公司紛紛宣布相關計劃,意圖通過此類交易實現業務擴展或轉型。
根據光大證券的不完全統計,最近一周內,包括邦彥技術、南京商旅、匯頂科技、格力地產等在內的18家A股公司,均發布了并購重組的最新進展公告。自11月份以來,已有46家公司相繼發布了并購重組的公告,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這一數字僅為7家。并購重組市場的活躍度顯著提升,多家公司的股價也因此飆升,其中南京化纖更是連續七日漲停。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地產(600185.SH)的并購重組計劃顯得尤為特別。作為一家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格力地產此次的交易并非簡單的行業內并購,而是跨越到了免稅行業。
根據格力地產的公告,公司計劃將其持有的上海海控合聯、上海海控保聯、上海海控太聯、三亞合聯建設、重慶兩江新區格力地產等五家公司的100%股權,以及向橫琴金融投資集團的5億元借款,與珠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海投公司)持有的珠海市免稅企業集團51%的股權進行置換。此次置換的估值差額部分,將由海投公司以現金形式向格力地產補足。若交易順利完成,格力地產將正式涉足免稅行業。
在并購重組計劃中,海投公司還承諾,若置入資產在今年完成交割,那么從2024年至2026年,珠海免稅集團的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約5.67億元、6.20億元和6.61億元。而根據過往數據,珠海免稅在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6.67億元和4.38億元。這一承諾顯示了海投公司對珠海免稅未來盈利能力的信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國對外免簽國家的增多,特別是日韓等國的免簽政策放開,將有更多的外國游客涌入中國,這將為免稅業務帶來高速增長的機會。格力地產此次轉型把握住了這一風口,有望在未來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
受并購重組消息的影響,格力地產的股價連續兩日大漲,創下近一年的新高。然而,在今日高開后,股價卻持續回落,最終以跌停收盤,報收于7.78元,總市值為147億元。盡管股價有所波動,但格力地產的轉型之路仍在繼續。
根據公司的三季報數據,截至9月末,格力地產的凈利潤虧損9.22億元,同比下滑193.84%,資產負債率為80.65%。目前,公司的長短期償債指標均有所走弱,利息保障倍數已連續三個季度不能覆蓋債務利息。同時,公司存續的兩只債券合計14.2億元,其中一只票息為7%的公司債將于明年3月到期。
從公司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格力地產的短期債務規模一直較大。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的有息債務規模已升至122.45億元,其中超過半數為一年內到期的債務。在連年虧損和資金周轉不暢的情況下,公司急需通過并購重組引入新的業務來“補血”。而免稅業務由于其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現金流情況,早已被這家區域房企覬覦已久。
然而,在并購重組的過程中,格力地產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導致重組進程一度受阻。直到去年9月,隨著監管部門的調查和審結完成,重組才得以恢復。
據公司的備考審閱報告顯示,若此次交易完成,格力地產2024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將增加約4274.36萬元,免稅品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將達到64.56%。同時,免稅品銷售的毛利將占總毛利的79.03%,這將有助于緩解公司的虧損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