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卓豪生態農業科創園的核心示范區,萬春鎮和林村正上演著一場現代農業與科技的完美融合。這里,不僅豇豆與玉米競相生長,展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更有一系列高科技裝備默默守護著這片試驗田,為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步入示范區內,首先被一片翠綠的豇豆架所吸引。藤蔓上掛滿了五彩斑斕的豆莢,從白色到綠色再到紫色,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這里,成都市農林科學院與卓豪農業攜手合作,精心培育出包括“成豇30”在內的55個優質豇豆新品種,這些品種不僅早熟、抗病,而且產量高,充分展示了雙方在育種領域的卓越成就。
不遠處,玉米地里,一排排挺拔的玉米植株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葉片寬大肥厚,穗位飽滿,預示著豐收的喜悅。這些玉米作物的茁壯成長,不僅得益于良種的選育,更離不開精細化的管理和科技的支撐。
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智能環境監測基站成為了最引人注目的“守護者”。這些造型簡潔的基站,如同農田中的“智慧眼”,通過集成多種傳感器,實時監測著田間的各項環境指標。水質監測探頭關注著灌溉水源的安全與適宜性,確保作物能夠“喝”上健康的水;風速風向傳感器則捕捉著田間小氣候的微妙變化,為藥劑的噴灑提供精準指導;而智能蟲情監測設備,更是成為了農技人員的得力助手,幫助他們準確掌握蟲情動態,實施綠色防控。
園區技術人員表示,這些智能環境監測基站提供的實時、連續數據,讓他們對作物生長環境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量化。通過整合水質、氣象、蟲情等多維數據,園區實現了對豇豆、玉米等多種作物生長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這不僅提高了水肥利用率,減少了農藥使用,還保障了農產品的綠色、優質與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