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強生中國進行大規模裁員的傳聞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此次裁員波及了強生中國的多個產品線及部門,其中外科部門尤為嚴重。
一位已在強生工作了八年的被裁員工透露,公司內部已根據員工的服務年限制定了不同的賠償方案。具體而言,入職三年以下的員工將獲得N+1的賠償,三到六年的員工則為N+2,而六年以上的老員工則將獲得N+3的賠償。她表示,這次組織架構的調整對公司產生了較大影響,加之受到國家帶量采購政策的影響,公司利潤有所下滑,尤其是外科部門的耗材業務受到嚴重沖擊。
針對這一裁員傳聞,紅星資本局曾向強生中國方面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時,對方尚未給出正式回應。
從強生公布的財報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公司近期的經營狀況。盡管今年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了5.2%,達到了224.71億美元,但其凈利潤卻同比下滑了37.5%,僅為26.94億美元。經過調整后,凈利潤同比下滑13.3%,至58.76億美元。
強生集團近年來對其業務進行了重大調整。該集團曾擁有大寶、強生嬰兒、露得清等多個知名品牌,但在2021年,強生決定將旗下消費者健康業務拆分出來,專注于醫療科技和創新制藥兩大領域。拆分后的消費者健康業務成為了一家名為科赴(Kenvue)的獨立公司,并于2023年在紐交所成功上市。
然而,即便是科赴公司,也未能逃脫裁員的命運。今年5月,科赴公司董事會批準了一項全球裁員4%的計劃,旨在提高組織效率,為公司的未來發展做好更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