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寧芝
11月24日,“此地無銀”銀屑病患者學業職業公平發展支持公益沙龍在成都舉行,沙龍上,發布了公益微電影《尋找李百銀》。該片以真實故事情節為基礎,講述了銀屑病患者在求學和就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呼吁公眾更加客觀、科學地認識這一疾病。
“此地無銀“公益沙龍走進成都,沙龍上,《尋找李百銀》公益微電影引共情。
活動現場,患者代表小雅(化名)在觀看影片后說:“正如影片中的主角,銀屑病患者在校園和公司等公共場所常常受到過度關注,這些打量與探究的目光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讓我們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錯失了許多理想的發展機會。很高興通過這部短片,讓更多人聽到我們追求公平的心聲,也真誠希望大家能正確看待疾病,減少誤解與歧視,讓更多患者能夠像影片中的角色一樣,掙脫心靈枷鎖,回歸正常的生活。”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李薇教授
據了解,銀屑病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誘發的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系統性疾病,有近700萬患者深受疾病困擾。除疾病本身帶來的健康負擔之外,患者往往還會遭受他人的誤解甚至歧視,帶來極大心理負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李薇教授表示,“作為一名皮膚科醫生,非常高興能夠看到有這樣的社會力量關注到銀屑病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并愿意給予支持。”
李薇教授指出,這一疾病治療的關鍵是早期干預和長期規范治療,“患者應規范用藥、謹慎減停,減少復發風險,同時需關注免疫細胞層面的深度改善及共病管理。生物制劑治療有望降低共病風險,為銀屑病患者的健康提供全面守護。希望社會大眾能夠科學地認識銀屑病,改變諸如銀屑病是傳染病等錯誤成見與歧視,為患者送去更多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