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智能化進程加速,眾多汽車品牌在生產、質量控制、銷售及售后等環節均實現了數字化互聯。與此同時,一些領先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也緊隨其后,加速推進生產制造環節的數字化互聯。
近日,借理想汽車第100萬輛整車下線之際,封面新聞探訪了其背后的供應商——蕪湖伯特利,與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袁永彬博士就“數字化互聯”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公開資料顯示,蕪湖伯特利自2004年創立以來,已與理想、沃爾沃、凱迪拉克等國內外數十家汽車品牌建立合作關系,其多個汽車配件產品技術在國內外均處于領先地位。2023年,伯特利共銷售智能電控產品372.3萬套,盤式制動器284.8萬套,輕量化制動零部件1019萬件。
袁永彬博士表示:“得益于理想汽車的賦能,我們的數字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例如,我們與理想汽車聯合建立的電子制動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極高,每個工位的過程都受到實時監控。過去,我們在數據分析方面做得不夠,數據收集也未得到充分利用。現在,我們的工作重點已轉向過程追溯,以便在產品出現問題時,迅速查明生產過程,并用于售后質量分析。”
理想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自主研發了一套名為‘連山系統’的系統,初衷是為了監控產品從生產到制造的全周期質量。該系統從第一個焊接點、每一顆螺絲和螺母開始,檢測所有數據,實際上是將數據工廠上云。系統成功運行后,我們從去年開始,從戰略供應商入手,為他們賦能,從制造質量的前端開始檢測,幫助他們控制整個零部件的質量。”
袁永彬博士進一步闡述,“‘連山系統’在售后服務中展現出預測性,改變了以往被動應對問題的方式。現在,理想汽車利用該系統進行大數據分析、預測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問題苗頭,就會在消費者還未察覺任何不適時主動介入,從而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并預防了問題的進一步發展。”
袁永彬博士還提到,“當前公司與數十家車企合作,理想汽車在執行力和要求方面表現出色。同時,其高層管理團隊年輕且充滿活力,產品定位也展現出鮮明的個性。在與供應商的關系上,理想汽車要求和門檻很高,但一旦認可供應商,便會將其視為自家人,提供支持和資源以幫助其提升。”
袁永彬博士分析認為,“理想汽車能夠快速在市場上立足,并實現每月4萬至5萬的銷量,與其對質量的偏執追求密不可分。在理想的嚴格要求下,我們不斷努力改進,提升了多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