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7日的股市交易中,市場出現了一次引人注目的板塊輪動,科技股回調,而大消費板塊則異軍突起,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交易結束時,泛消費主題的ETF成為非貨ETF市場的領頭羊。其中,銀華食品ETF和廣發港股汽車ETF的漲幅均超過了3%,鵬華香港消費ETF和招商食品飲料ETF等多只ETF的漲幅也達到了2%以上。消費主題的ETF久違地霸占了漲幅榜,而資金的動向更是引人深思。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白酒為代表的消費主題ETF在2月的整體表現并不突出,甚至在部分產品上出現了凈值虧損,但資金卻對這些產品表現出了“越跌越買”的熱情。例如,鵬華中證酒ETF在2月的凈值回報僅為3.59%,排名相對靠后,但該ETF在2月被大量凈申購,資金凈流入超過12億元。
與消費主題ETF的熱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科技賽道主題ETF出現了回調。科創50指數在經歷了連續上漲后,2月27日收跌0.05%。而在此之前,科創50ETF已經被持續賣出,規模最大的華夏科創50ETF連續6個交易日被凈贖回,資金凈流出超過200億元。
對于市場的這種變化,有分析師指出,這可能是階段性的獲利離場和低點布局的結果。而市場的回調,是提供了“倒車接人”的機會,還是預示著風格切換,仍需進一步觀察。同時,分析師也提到,目前市場并沒有明顯的樂觀預期,但如果經濟基本面有企穩跡象、國內政策力度加大或中美談判有進展,價值和核心資產可能會有估值修復行情。
盡管資金蹺蹺板效應明顯,但人工智能、創新藥等細分主題ETF仍然受到了資金的堅定追捧。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和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在2月被大量凈申購,基金規模均創下新高。華夏中證機器人ETF的規模也突破了百億大關。
這些資金的動向表明,盡管市場板塊輪動頻繁,但一些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領域仍然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對于投資者來說,如何在市場的波動中抓住機遇,成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