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近日迎來了一項清潔能源領域的重大突破——一座總裝機容量達到百萬千瓦的“光熱+光伏”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成功并網發電。該項目標志著我國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全國范圍內,哈密市的這一項目堪稱“線性菲涅爾”光熱技術的巔峰之作。現場部署了26萬塊智能追蹤太陽的反射鏡,這些反射鏡如同巨大的太陽能收集器,在日間將陽光轉換為熱能并儲存起來。夜幕降臨后,這些熱能將被轉換為電能,確保電站能夠連續8小時穩定供電。
“線性菲涅爾”技術,是光熱發電領域的創新探索,它基于法國物理學家菲涅爾的光學原理,通過精確調控光線的反射和折射路徑,極大提升了太陽能到電能的轉換效率。這一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展示了我國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研發實力,也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示范項目的規模令人矚目,其中,“線性菲涅爾”光熱儲能電站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而光伏電站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0萬千瓦。光熱電站部分,太陽能集熱面積達到80萬平方米,創新性地使用熔鹽作為熱能儲存介質,并配備了長達8小時的熔鹽儲熱系統。這一創新設計,不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還增強了能源供應的靈活性和可靠性。
隨著項目的全面投入運營,光熱儲能電站將與光伏電站緊密配合,共同打造一個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供應基地。據預測,該基地每年可向當地提供約18.6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150萬噸,為哈密市乃至全國的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作出重要貢獻。
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展示了我國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也為全球清潔能源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哈密市的這一示范項目,將成為未來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重要參考和借鑒。
項目的成功并網發電,也將為哈密市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哈密市的這一“光熱+光伏”綜合能源示范項目,無疑將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