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慶 伍勇 攝影報道
近年來,為解決川渝兩地群眾辦事往返跑、多次跑的問題,川渝兩省市聯合確定了四批共355項企業群眾高頻事項可跨省辦理,給兩地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方便。
政務服務“川渝通辦”合作協議。
10月29日,奮楫爭上游·改革“四重”奏—“川渝一盤棋·唱好雙城記”網絡主題活動走進瀘州,在龍馬潭區政務服務中心感受“川渝通辦”為群眾帶來的便利。
生活在瀘州,戶籍在重慶的居民,在瀘州就可辦理身份證補領換領業務;在瀘州、重慶兩地注冊公司,可前往兩地的任意注冊登記窗口領取執照;參保地在重慶,可在瀘州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為進一步融入和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瀘州市依托“川渝通辦”便民服務平臺,多措并舉打通為民辦實事“最后一公里”。
時間回到2020年12月,瀘州發出全市首張跨省通辦的營業執照,其登記機關正是瀘州市龍馬潭區行政審批局。
這張跨省通辦的營業執照是如何辦成的?據龍馬潭區行政審批局優化營商環境管理股股長張佳偉介紹,該企業股東馬先生在榮昌區市場監管局窗口進行公司設立登記申請,在川渝兩地登記人員的通力合作下,瀘州市龍馬潭區行政審批局通過“全程網辦”,當天為企業辦理登記,開出首張“跨省通辦”企業營業執照,并郵寄給榮昌區市場監管局,這也是重慶市第一張川渝互辦的營業執照。
龍馬潭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廳。
張佳偉介紹,2020年11月起,龍馬潭區先后同重慶市永川區、江津區、榮昌區等毗鄰地區簽訂《政務服務“川渝通辦”合作協議》,通過“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線上線下聯辦”三種服務模式,減少群眾去往異地辦事的時間、交通等成本。
所謂全程網辦,即企業和群眾在四川省政務服務網“川渝通辦”專區中提出申請,異地部門線上直接受理辦理,企業和群眾“一次都不用跑”。
線上線下聯辦,即法律法規規定必須到現場辦理的事項,企業和群眾先到線上“川渝通辦”專區提出申請,再到線下專窗由專窗人員輔導網上辦理,企業和群眾“最多跑一次”。
異地代收代辦,指企業和群眾在線上“川渝通辦”專區查詢辦事指南,再到線下“川渝通辦”專窗遞交資料,通過免費的郵政快遞寄往異地專窗辦理,企業和群眾“最多跑一次”。
前來“跨域窗口”辦理業務的市民。
截至2024年9月底,龍馬潭區同重慶市開展“川渝通辦”工作,設置“跨域通辦”專窗8個,涉及兩地政務服務事項237項,已辦理“跨域通辦”業務6346項,其中“川渝通辦”業務460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