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近日再度下調存款利率,此舉旨在進一步減輕銀行利息負擔,尤其是應對即將到來的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所帶來的影響。10月18日一早,多家銀行存款降息,其中活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0.1%,3年定期存款掛牌利率下調25個基點。
根據上游新聞的觀察,多家銀行App顯示,國有大行如工行、建行的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多為1.8%,3年期為2.15%,而股份制銀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則達2.4%。此番降息后,大額存單利率與定期存款接近,已無利率優勢。
按照以往存款降息的路徑,國有大行率先降息后,中小銀行梯次跟進。今日早間,已有多家銀行跟進降息。對于儲戶而言,三年期存款利率降息0.25個百分點意味著,20萬元存三年,利息將減少約1500元。
存款利率不斷下調的背后是銀行業愈發凸顯的息差壓力。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今年二季度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54%,仍處于歷史低位,且偏離1.8%的警戒水平。近期,六大行、12家股份行及眾多地方性銀行相繼發布了有關批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操作事項的公告,銀行業息差或將進一步承壓。
中國銀行研究院指出,近年來銀行業凈息差已跌至歷史最低點,存款利率下調將對居民儲蓄投資行為產生長期連鎖反應。部分存款可能向中小金融機構或理財市場分流,預計2024年下半年,理財規模有望繼續較快增長。
面對存款利率的持續下調,投資者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普益標準研究員劉思佳表示,此舉有助于提振市場,減少銀行的負債成本,緩解當前銀行凈息差的壓力。投資者應平衡好風險和收益的關系,進行資產配置。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建議,投資者應降低對投資收益的預期,適當配置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產品。若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適當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和黃金等投資產品。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則建議,投資者可以考慮在降息來臨前提前鎖定高息存款,或者積極進行多元化配置,適度增大對權益資產配置比例。
存款利率的下調無疑給居民財富增值保值帶來了更多挑戰。普益標準研究員劉思佳進一步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理財偏好與配置需求,結合市場趨勢,對存款類產品和各類型資管產品進行組合配置,分散風險的同時提升組合收益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