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顯示技術的浩瀚星空中,一場關于光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從LCD的初露鋒芒,到OLED的華麗登場,再到量子點與Mini LED的激烈角逐,每一次技術的飛躍,都是對光控制的更進一步探索。而今,TCL憑借一項名為“萬象分區”的技術,不僅在Mini LED領域實現了光的“像素級”精準操控,更引領了一場高端顯示技術的全新變革。
在Mini LED電視市場,一場關于參數的“軍備競賽”曾讓眾多廠商深陷其中。分區數量從幾百躍升至數千,峰值亮度也不斷刷新記錄。然而,當分區數量超過一定閾值后,每增加一分區的成本大幅提升,而畫質提升卻微乎其微。這種“邊際效益遞減”的現象,揭示了單純堆砌參數的局限性。TCL,作為全球最大面板廠之一,也是唯一自產液晶電視屏幕的電視品牌,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萬象分區”技術,打破了這一行業怪圈。
TCL的“萬象分區”技術,首先通過優化動態分區密度算法,實現了根據畫面內容智能分配控光資源的能力。在播放高對比度畫面時,它能夠自動將大部分分區集中于高光區域,從而顯著提升畫質。TCL還通過ALD原子層沉積技術,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效率提升至92%,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進一步提升了光效轉化率。
在光的控制上,“萬象分區”不僅止步于算法的優化,更在光學鏈路的每個環節進行了深度重構。從光源層的超能光芯引擎,到導光層的拱橋光塑技術,再到傳輸層的OD12微距技術,以及控光層的23bit“光影大腦”調控,最后是顯像層的華星HVA屏,TCL在五大底層技術上實現了全面突破。
這些技術的融合,使得TCL的Mini LED電視在畫質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是亮度、均勻性還是對比度,都實現了顯著提升。同時,“萬象分區”技術還引入了“單位分區光效值”(LPPD)新指標,綜合評估亮度、均勻性、衰減率,為Mini LED電視的畫質評估提供了新的標準。
在制造方面,TCL也實現了范式升級。全球首條全自動微透鏡貼合產線的建立,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使得產品的精度達到了微米級。量子點噴涂工藝的應用,進一步提升了色域覆蓋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TCL與好萊塢調色實驗室的合作,更是為其Mini LED電視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優化XDR顯示效果,并結合伏羲AI大模型的海量影視素材學習,TCL的Mini LED電視實現了場景自優化,為用戶帶來了更加逼真的視覺體驗。
在TCL的帶領下,國產電視廠商正逐步擺脫對日韓企業的技術依賴,實現顯示產業的自立自強。這不僅避免了在關鍵時刻出現“缺芯少屏”等卡脖子情況,還大幅提高了我國家電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價值分配地位與話語權。
“萬象分區”技術的出現,不僅是對Mini LED技術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更是對顯示產業未來發展的一次深刻洞察。它揭示了真正的畫質革命不在于參數的膨脹,而在于對光的精準掌控。在這個新時代,誰能掌握從芯片到屏幕的光學全鏈路技術,誰就能引領下一個十年的視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