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迎來了一波強勁的反彈行情。自9月18日至今,市場整體表現活躍,主要指數均有較大幅度的修復。據統計,在這段期間內,A股平均漲幅達到了近50.9%,中位數漲幅也接近40.3%。共有445只個股實現了翻倍漲幅,占整個A股數量的8.3%。
在板塊方面,計算機、電子、非銀金融、房地產和商貿零售成為了此輪反彈的領漲板塊,而公用事業、石油石化、煤炭等板塊的漲幅則相對靠后。從全年行情來看,上證50、滬深300等大盤股指數仍漲幅居前,顯示出市場對權重股的持續偏好。
與此同時,市場破凈股數量也出現了大幅下降。截至今日收盤,僅有350只個股市盈率不足1倍,較9月18日時的861股減少了近6成。這一變化表明,隨著市場的反彈,越來越多的個股走出了估值低谷。
在個股層面,艾融軟件以驚人的6.66倍漲幅領跑A股,其區間最大漲幅更是一度達到了10.81倍。海能達、銀之杰、華嶺股份等多只個股也表現搶眼,漲幅均在4倍以上。這些個股的強勢表現無疑為市場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市場整體呈現反彈態勢,但仍有部分個股出現逆勢下跌。其中,山東出版、海興電力、唐山港等3股的跌幅均超過了一成。同時,包括中國石化、長江電力等在內的6只千億市值股也位列收跌股中,顯示出市場在反彈過程中的分化現象。
總的來說,此輪反彈行情中,A股市場呈現出了普漲態勢,但板塊和個股之間的表現仍存在明顯差異。投資者在把握市場機會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潛在的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