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行業迎來價格波動,市場消息稱隆基綠能等光伏組件價格有所上調,每瓦上漲1-2分。天合光能、晶科、通威、晶澳等頭部企業亦跟隨調整,出貨價格微增1-3分/瓦。對此,相關企業未予正面回應,僅表示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
近一年來,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廠商為爭訂單頻繁降價,甚至低于成本價投標。根據InfoLink數據,至10月中旬,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較年初大幅下跌。
10月12日,華潤電力沂源西里項目開標,投標單價低至0.5308元/瓦,擊穿多數廠商成本線。為應對此情況,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于10月14日召開座談會,隨后公布成本價,指出當前N型M10雙玻光伏組件含稅生產成本為0.68元/瓦。
協會發文后,組件招標價格有所回升。以中節能2.5GW采購項目為例,投標均價0.694元/瓦,未低于協會公布的最低投標價,且較9月中旬有所上漲。
一頭部組件企業負責人表示,反內卷會議后,漲價成為趨勢。低價競爭可能引發質量問題,影響光伏組件性能和行業健康發展。未來,需各方共同努力,促進光伏行業可持續發展。
某光伏組件渠道商認為,盡管近兩周價格相對穩定,但價格戰仍未結束。一旦有企業降價,局面可能再次失控。
中原證券分析指出,光伏板塊已深度虧損,主材環節面臨現金流壓力,預計市場化出清程度會加深。但考慮到行業調整時間和資金儲備情況,完成調整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