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波動牽動著萬千投資者的心弦。在國新辦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高層齊聚一堂,就“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進行了深入介紹,釋放出利好信號。這一消息是否預示著股市將迎來第二波行情,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回顧過去一周,股市經歷了暴漲、回調、回升、走低的過山車式行情。10月8日,國慶節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各大指數高開高走,創下多項紀錄。
盡管市場隨后進入調整期,高位震蕩成為常態,但相比9月13日的低點,滬指和深證成指仍有顯著漲幅。這一輪行情的上漲速度之快,堪稱前所未有。
從成交額來看,市場熱度雖有波折,但仍保持在高位。而隨著行情的分化,各板塊的表現也開始出現差異。最初反彈的是日常消費、金融和能源板塊,隨后房地產和信息技術、醫療保健板塊也迎頭趕上。
對比歷史牛市,本次上漲行情的攀升速度之快尤為突出。以1999年以來的牛市為例,第一波上漲行情的平均上漲周期為50個交易日左右,而本輪行情在短短11個交易日里就實現了29%的漲幅。
多位分析師認為,本輪上漲行情伴隨著互聯網新媒體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體現出超額儲蓄資金更大量入場、放量過快的特點。在兩周的交易日里,滬市成交量從250億股左右上漲至最高1313.46億股,創下國內股市創市以來的歷史紀錄。
對于市場的未來走勢,高層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在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詳細介紹了一攬子增量政策舉措,旨在化解地方隱性債務、支持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等,這些政策如同一場“及時雨”,打消了市場對于政策預期的疑慮。
回顧近期的A股調整,這也許并不是壞事,而是對前期漲速過快的一種修正。接下來,投資者的選股與行業分析能力以及對市場節奏的把握將成為考驗。
總之,股市的未來取決于政策的及時落地和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只有經濟穩進的預期強了,投資者的信心足了,股價上漲才不會是無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