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場備受矚目的智界發布會上,知名演員劉亦菲以品牌大使的身份優雅亮相,為現場觀眾帶來了別樣的驚喜。4月17日的這場活動,不僅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還因劉亦菲的參與而增添了幾分星光。
在介紹一項關鍵的“智駕功能”時,劉亦菲展現出了她對科技的深刻理解與謹慎態度。她巧妙地用“輔助功能”來描述這一技術,并未直接使用“智駕”一詞,而是強調了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駕駛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劉亦菲表示,這一輔助功能如同一個得力助手,為現代人減輕了駕駛過程中的負擔,但駕駛者仍需時刻保持警覺。
劉亦菲的這一發言迅速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網友們紛紛稱贊她不僅顏值出眾,更有頭腦和責任感。她的表態不僅體現了對科技的理性認知,也傳遞出了對公共安全的深切關懷。
事實上,就在不久前,工信部曾召開了一場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的專題會議。會上,相關部門明確指出,汽車企業在宣傳智能駕駛功能時,必須避免夸大其詞和虛假宣傳,必須清晰界定系統功能的邊界,并制定完善的安全響應措施。
業內專家也提醒消費者,盡管輔助駕駛功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駕駛負擔,但目前國內主流量產車輛所搭載的輔助駕駛系統仍處于0-2級水平,屬于“人機共駕”的范疇。因此,駕駛者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仍需保持對車輛的主動控制。
針對這一現狀,專家呼吁企業務必規范營銷宣傳行為,向消費者提供真實、全面的智能網聯汽車駕駛自動化等級、系統能力、系統邊界等信息。企業不得夸大系統能力或進行誤導性宣傳,以確保消費者能夠正確理解和使用智能網聯汽車產品。
專家還特別強調,企業在命名和宣傳組合駕駛輔助系統或功能時,應避免使用可能誤導消費者認為該系統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詞匯。企業應明確告知消費者,輔助駕駛系統并不等同于自動駕駛系統,以防止駕駛人因誤解而濫用該功能,從而引發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