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會員店,一個在國內超市界獨樹一幟的存在,常常成為消費者熱議的話題。對于許多家庭而言,山姆的大包裝商品無疑極具吸引力,一次購買便能滿足全家的需求,既方便又實惠。然而,與之相伴的,則是其不菲的會員費用,一年幾百元的開銷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在國內,能夠與山姆比肩熱度的超市寥寥無幾,胖東來或許算是一個。山姆頻繁登上熱搜,引發公眾的廣泛討論。那么,為何這樣一個需要收費的超市,依然能夠吸引眾多消費者呢?
答案并非單一,山姆的魅力不僅僅源于其大包裝商品。從營銷策略到食品健康,從省心購物體驗到優質的售后服務,山姆在多個方面都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例如,前段時間的瑞士卷事件,不僅讓山姆再次成為焦點,更因其合理的價格和多樣的食用方式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網絡上還流傳著各種“窮鬼套餐”、“山姆購物攻略”,將山姆與網紅超市緊密聯系在一起。
然而,山姆的會員制度卻成為了部分消費者的“絆腳石”。對于那些只是想偶爾逛逛、看看商品的消費者來說,購買會員卡可能并不劃算。而對于像我和室友這樣的小家庭,每次去山姆購買的商品并不多,且容易浪費,因此會員卡的高昂費用顯得尤為不合算。
但正所謂“有需求必有市場”,山姆的“一日體驗卡”應運而生。在社交平臺上,關于如何獲取這種體驗卡的教程層出不窮,圖文視頻一應俱全。然而,不少教程卻要求“有償分享”,這無疑與線下的黃牛行為無異。線上黃牛更是明目張膽,提供各種明碼標價的服務,如帶入價格10元一人,兩人15.9元,三人19.9元,四人25.9元等。
除了線下帶人結賬的黃牛,線上代購也逐漸增多,部分代購甚至憑借這項業務年收入過百萬。這種現象不僅在山姆存在,胖東來等超市也同樣面臨這一問題。不過,胖東來已經采取了打擊代購的措施,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買到心儀的商品。
然而,山姆近期卻頻頻“翻車”。從貼標簽的69.9元鹵菜拼盤到“甲醛含量”項目不符合A類的紡織品要求,再到消費者反映的外賣肥牛片實為“肥油片”、榴蓮千層不新鮮疑似有蟲等問題,都讓部分消費者感到不滿。再加上“體驗卡”事件,更讓一些消費者覺得山姆的服務不夠友好。
一方面,辦理了會員卡的消費者有時需要親自登錄才能允許家人進入消費,甚至有時還被拒絕。而另一方面,黃牛卻能輕易通過操作進入超市,這讓一些消費者感到無語。不過,從本質上看,山姆只是一個倉儲型超市,在中國通過營銷手段打造出了中產階級的光環,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但說到底,它只是一個超市而已,沒有高貴之分,只有合適與否。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山姆或其他超市,各有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