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石芊 圖據大涼山戲劇節組委會
11月10日,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火把廣場,作為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活動之一,中阿戲劇交流項目——中國及阿拉伯國家傳統藝術展示在這里上演。
這是一場國內外傳統戲劇的交流和碰撞,也是一次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鑒。在這近4個小時的展示過程中,來自中國、摩洛哥、約旦、伊拉克、蘇丹、阿爾及利亞等國家的13位優秀藝術家,通過圖像影集、現場互動、音樂表演等多種方式,向現場觀眾展現了我國和阿拉伯國家傳統藝術和戲劇的魅力。
本次藝術展示從摩洛哥藝術家Latefa Ahrrare激情的演講開始。“摩洛哥地處一個十字路口的位置,因而這里融合了許多種文化,是一個戲劇文化的沃土。”Latefa Ahrrare通過圖像、視頻影集,介紹了摩洛哥傳統戲劇的發展演變過程以及戲劇特點,引起了現場不少戲劇愛好者對摩洛哥文化的關注和探討。
摩洛哥藝術家Latefa Ahrrare介紹當地戲劇發展
昆曲《林沖夜奔》片段拉開了北方昆曲劇院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劉巍的表演,將觀眾拉回到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昆曲是一個大寫意,它是似有非有、似無非無的,每個人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劉巍說。在介紹完昆曲之后,他還現場教學昆劇中的“云手”,與國外藝術家和現場觀眾互動,“我想借此機會,向國際友人和我們現場觀眾推薦昆曲。”
北方昆曲劇院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劉巍表演《林沖夜奔》
湖北省京劇院演員、梅花獎獲得者唐愷則以一段京劇傳統劇目《洗浮山》獲得陣陣叫好。通過戲曲的技巧髯口功、腰腿功、翻身等及念白唱腔,將國粹的古典之美充分展現。
舞蹈和詩歌,同樣是戲劇表演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來自約旦的藝術家Sarah Emad和Senthia Tokajian則是為大家獻上了當地特色的達布卡舞蹈和詩歌表演,將現場觀眾帶到了具有阿拉伯風情的世界。
約旦藝術家展示當地舞蹈
同樣帶來極具互動性表演的,還有伊拉克的藝術家 Bashar Oleiwi和Mohammed Muayad,他們用飽含感染性的舞蹈向現場觀眾展示伊拉克的歷史,同時也介紹了當地歷史悠久的戲劇文化。
一個極具當地特色的樂器,可以迅速讓觀眾感受到戲劇的魅力。當不同國家的樂器碰撞在一起,又將擦出怎樣的火花?阿爾及利亞的導演及藝術家 Cheikh Okbaoui 、Sidi Ali 和 Zakaria Zajlou則是用當地的樂器和獨特的戲劇表演方式,講述了一個關于生命和死亡的故事。
阿爾及利亞藝術家正在表演
河南豫劇二團副團長、曲胡演奏家張付中為現場觀眾展現了河南曲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曲胡。當中國音樂曲胡獨奏曲《大起板》奏響,在極具地域特色、慷慨激昂的曲胡音樂聲中,國內外觀眾紛紛打起節奏,沉醉其中,仿佛置身豫地。一首曲罷,現場觀眾再次邀請張付中返場表演,意猶未盡。
曲胡演奏家張付中正在演奏曲胡
和平,始終是人類社會的普遍期待與殷切向往。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發展主題。戲劇又是如何講述、傳遞“和平”?活動現場,身穿中國傳統戲曲服飾的秦腔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惠敏莉獲得了不少現場觀眾的關注。一曲秦腔《出塞》刻畫出王昭君的離愁和邊塞荒涼的圖景,向大家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國人追求和平、美好的樸素愿望。“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機會,我們能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腔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惠敏莉表演《出塞》
蘇丹藝術家Ali Mahdi Nouri 則是講述了自己在蘇丹達福沖突地區給當地人表演,用戲劇給予人們力量,用藝術傳遞和平和希望的故事。
“近年來,我們聯合文教科組織國際戲劇協會一直與阿拉伯地區國家保持著比較密切交流的聯系,這次中阿戲劇交流也是一次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鑒和多元文化的溝通。”聯合文教科組織國際戲劇協會副總干事陳仲文表示,舉辦這次文化交流活動,也是想要對各個國家的傳統文化進行保護。“我們一直都在尋找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也希望看到各國戲劇文化能夠從傳統出發,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