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抖音推出臺網融合文藝創演類節目《開播吧!國潮》的第二季——“傳承季”。
@阿澤(舞)、@文麗、@易文卉、@皮皮皮皮朱、@二餅胡拉等10組來自抖音直播的主播登上了央視大屏,并與4位國潮推薦官和5位非遺藝術家,為觀眾帶來嶄新的跨界融合創演舞臺。這是首檔央視為抖音主播量身打造的大屏文藝欄目。
數字時代,大小屏跨界融合,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影響力,向大眾展示著文化傳承的“新色彩”。
1
正規化,產業化、規范化
直播已進入更高質量新狀態
近年來,文化主題在直播平臺上愈發引人關注。網絡主播與傳統文化產業的有機結合,還實現了傳統文化的“觸網”“活化”與“出圈”。
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4)》,截至2023年底,我國職業網絡主播數量已達1508萬人。其中,全網主要視聽平臺擁有10萬粉絲的賬號數量超50萬個,擁有100萬粉絲的賬號數量約為4萬個,擁有1000萬粉絲的賬號數量約為1000個。
數據快速增長離不開平臺的扶持。
抖音相繼推出“優質主播扶持”計劃、“DOU有好戲”計劃、“舞蹈傳承”計劃、“DOU有國樂”計劃,從資源、流量、服務等方面幫助更多優秀主播打造新舞臺。在相關計劃助力下,過去一年,抖音演藝類直播總場次達7143萬場,同比增長47%。演藝類直播場均觀眾4263人次。這相當于每天有19萬場中等規模演出在直播間上演。
不僅是量的合理提升,還有質的有效增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國家相關部門對直播行業的監管日益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出臺,規范了直播行業的行為準則,從主播的資質審核到內容的審查機制,都有了明確的規定。抖音等直播平臺積極響應,建立了嚴格的內部管理體系。例如,加強對主播的實名認證,確保主播身份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同時,對直播內容進行實時監測,嚴禁傳播不良信息、虛假內容等,這使得直播環境得到了極大的優化。
內容本身看,直播間里的高質量也愈發明顯。
抖音直播內容已從最初的娛樂化、碎片化走向了優質內容階段。以才藝展示、知識講解、文化傳承等為主題的直播受到了廣泛歡迎。
比如在《開播吧!國潮》節目中,主播們通過精彩的表演、生動的講解,將國潮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有的主播擅長傳統舞蹈,通過直播將優美的舞姿傳遞給觀眾;有的主播精通傳統手工藝,在鏡頭前展示精湛的技藝。這些優質內容的輸出,不僅滿足了觀眾對高品質娛樂和知識的需求,也提升了抖音直播在整個演藝市場中的地位。
正規化、產業化、規范化。三化同步之下,以抖音直播為代表的直播內容,已經進入到一個更高質量的狀態。
2
線上線下融合
逐漸模糊的邊界,逐步明晰的將來
央視首次為網絡主播打造大屏文藝節目,也讓大家看到了一個新趨勢——大演藝市場正在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主播演藝從業者在傳統舞臺和線上舞臺中彼此借力,實現良性循環與互動。
這意味著,抖音主播與傳統舞臺從業者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區別越來越小,彼此借力發展。一方面,許多傳統舞臺演員、藝術家開始涉足抖音直播,將自己的專業表演帶到線上,拓展了觀眾群體。他們利用抖音平臺的巨大流量,讓更多人欣賞到傳統藝術的魅力。
另一方面,抖音主播也受到了傳統舞臺的青睞。一些優秀的抖音主播被邀請到線下的劇院、晚會等傳統舞臺進行表演,為主流演藝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種線上線下的融合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線上,抖音直播為主播們提供了便捷的展示平臺,積累了大量的粉絲和人氣。這些粉絲的支持又激勵主播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和內容質量。當主播們有機會登上線下傳統舞臺時,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專業指導和認可,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
線下,舞臺的表演經歷又會反饋到線上,吸引更多的觀眾關注他們的直播內容。這種線上線下融合,也能促進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交流與創新,推動了整個演藝行業的發展。
當下,以抖音直播為代表的演藝直播生態,在《開播吧!國潮》等節目的推動下,正朝著產業化、規范化的方向快速發展。相信未來,在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藝術創新,都將能為觀眾帶來更多的驚喜,綻放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色彩。
記者 黃靖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