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于15日19時06分,利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千帆極軌02組衛星。這批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志著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至此,“千帆星座”在軌衛星數量增至36顆,組網進程加速推進。
回顧今年8月6日,我國已成功發射了千帆極軌01組衛星,將18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構建低軌互聯網星座“千帆星座”的重要一步。
“千帆星座”由低軌互聯網衛星組成,運行在距離地球表面約160公里到2000公里的軌道上。這些衛星因軌道較低,具有傳輸時延小、鏈路損耗低等優勢,非常適合發展衛星互聯網業務,即以衛星為接入手段的互聯網寬帶服務模式。
“千帆星座”,又稱“G60星鏈”,旨在為交通運輸、新能源、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應急救災、低空經濟等多個領域提供賦能服務。作為低軌寬帶衛星互聯網星座,它面向普通大眾的通信需求,具有成本低、功耗低、覆蓋廣、時延低等特點,能夠提供大帶寬、低時延、高質量、高安全性的全球衛星互聯網服務。
根據“千帆星座”的部署計劃,整個星座的建設分為三期。一期計劃部署648顆衛星,提供區域網絡覆蓋;二期將部署1296顆衛星,實現全球網絡覆蓋;三期則規劃由超過1.5萬顆衛星提供多元業務融合服務。目前,一期部署計劃正在實施中,預計需要完成36次發射才能搭建完成一代系統。
隨著千帆極軌02組衛星的成功發射,“千帆星座”將進入常態化、密集型的組網階段,組網效率和發射頻次也將顯著提升。按照計劃,“千帆星座”將于2030年全面建成,為全球用戶提供更為廣泛和高效的衛星互聯網服務。
低軌衛星互聯網以其獨特的優勢,正逐步成為未來通信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千帆星座”作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重大布局,不僅將推動衛星互聯網技術的創新發展,還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通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