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粟裕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教育部新任新聞發言人陳星,很高興和大家見面。期待與大家真誠交流、良好合作!”陳星說。
11月11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并介紹教育系統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法律有關情況。會上,新任新聞發言人陳星亮相,他也是教育部第六位新聞發言人。教育部網站信息顯示,陳星目前擔任辦公廳副主任、新聞辦主任。
此前,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由王磊擔任,根據教育部發布的任免通知,今年2月,王磊已轉任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曾任教育部新聞處處長
有著多年新聞發布工作經驗
“首先向記者朋友們補送上第25個記者節的問候和祝福,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教育工作的關心支持,感謝大家為教育新聞宣傳用心用情的付出!”陳星在會上說。
對陳星來說,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的發布臺并不陌生,她曾任教育部新聞處處長,有著多年新聞發布工作經驗。2021年,她曾代為主持多場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主題內容為《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有關情況、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狀況和中國語言生活狀況等。2023年6月,陳星調任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
這次以新身份與媒體記者見面,陳星表示,在教育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上,將和同事們一起,通過多種形式的新聞發布,及時全面介紹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的政策舉措和生動實踐,繼續架好加強溝通、增進理解、凝聚共識的橋梁。
對于本次發布會的主題,陳星強調,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關系到億萬兒童健康成長。制定《學前教育法》,對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教育宣傳工作者要做好傳播者、引導者
曾表示應主動回應輿情
對于做好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陳星曾在2018年四川省教育宣傳與信息工作培訓班上強調,教育宣傳工作者要做好傳播者、引導者、美容師、架橋人、推動者。“做好一個傳播者,及時讓大家知道各種教育信息;做好一個引導者,引導正確的輿論走向;做好一個美容師,保證教育部門在公眾面前的良好形象;做好一個架橋人,架好所在單位和媒體之間的金橋;做好一個推動者,利用輿情推動政情,最后實現工作的進步。”
在培訓班專題講座上,陳星還介紹了教育部新聞處的探索經驗:政策發布方面,堅持能說必說,將文件和解讀同時發布,最大化保證媒體的正確宣傳;宣傳方面,采取突出主線、突出典型、突出系列的方式,強調正面宣傳;輿情回應方面,做到主動回應;機制建設方面,從大到小細化各項制度規程。
陳星還曾提出建議,工作為根,教育部門的工作是宣傳的基礎;規律為本,既要尊重新聞傳播的規律,也要尊重教育的規律;創新為魂,打造新媒體創新平臺,堅持形式上的創新和內容上的創新;策略為重,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