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喻言
北倉文創街區坐落于重慶江北區觀音橋步行街旁,在鬧市與老社區之間。這里極具歷史感的建筑與充滿活力的市井煙火,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打卡”游玩。
好玩、好逛、好拍、適合citywalk……北倉文創街區如何成為重慶的熱門打卡地之一?
北倉文創街區是重慶“城市更新”的代表性文創示范項目之一,先后獲得“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2020/2022/2023年度中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典型案例”、“重慶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重慶市工業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成渝潮流新地標”等數十項榮譽及稱號。
目前,北倉正式運營的一期項目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其中公共文化空間及文創商業面積各占總面積的50%,由城市圖書館、生活美學館、文化咖啡店、藝術體驗空間、創意餐廳、創客空間、社群大廈等組成。
原來的北倉可并不是現在這樣。更新之前,北倉是重慶江北紡織廠的倉庫。在周圍居民眼中,這里有廢置廠房的痕跡。“破舊”“雜亂”一度成為北倉的代名詞。不過,在重慶北倉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李傳波眼里,卻不這樣理解。
北倉老照片。
北倉老照片。
“文創街區是對重慶閑置老紡織廠倉庫的再利用,以老建筑歷史文化為基石,保留建筑原有的獨特風貌,讓老建筑產生更新‘蛻變’。”李傳波說。
重慶江北紡織倉庫,建造于20世紀60年代,曾肩負了重慶紡織行業重要的物流中轉功能。上世紀90年代末,因企業改制,觀音橋區域開發改造,沒有拆除的倉庫被保留下來,成為鬧市區中的工業遺存。
在得到這些倉庫的使用權后,李傳波和他的團隊著手更改造。一方面保留工業廠房的原始結構,延續歷史建筑的獨特性。同時,通過引入創意設計工作室、展覽空間和藝術市集,將文化產業、藝術設計和公共空間形成多元復合,打造出一個富有活力的公共文化場所。
現在的北倉文創街區,既有城市過渡空間的舒緩,也有年輕商業體的活力。陳舊與時尚、舒緩與明快相結合,使它一面世,便成為年輕人喜歡的熱門打卡地。
北倉文創街區航拍。
北倉文創街區更新前后的對比圖。
北倉文創街區更新前后的對比圖。
北倉一角。
游客逛北倉小集市。
“北倉這種‘舊建筑+新內容’的更新方式,在保存歷史記憶的同時也增強了商業與文化的結合性。”李傳波說。
工業遺產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它們是城市文化、工業歷史和生活現代化進程的見證者。通過更新工業遺產,城市不僅能保存這些歷史印記,還能讓新一代的城市居民重新認知自己的城市歷史,增強文化認同感。
北倉還通過引入社區活動和公眾參與,促進了文化創意與地方社區的緊密互動,使北倉成為了重慶最具代表性的創意街區之一。
“這也體現出了文化創意街區不僅是一個商業場所,更是一個促進城市居民文化認同、社會融合和社區參與的平臺。”李傳波認為。
更新后的北倉,不僅是藝術家和創意從業者的工作場所,也是公眾可以參與的文化空間,這些空間使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有機融合,讓北倉能夠散發出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獨特魅力。
川渝美景,讓人目不暇接、驚喜連連。
9月13日起,面向全網征集成渝文旅新地標案例、旅行攻略、民宿體驗推薦等,讓更多的人愛上川渝的大美風光。當前,征集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歡迎踴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