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舉措,面向全球科研界懸賞高達300萬元人民幣,旨在解決人工智能(AI)時代存儲技術面臨的重大挑戰。這一舉措通過設立奧林帕斯獎,旨在吸引全球頂尖科研人才共同探索存儲技術的新邊界。
今年的奧林帕斯獎聚焦于兩大核心難題:一是追求每比特極致性價比的存儲技術,二是構建面向AI時代的新型數據底座。為此,華為設立了2個主獎,每個獎金額為100萬元人民幣,以及5個先鋒獎,每個獎金額為20萬元人民幣。獲獎的個人或團隊不僅將獲得豐厚的獎金,還將有機會與華為建立長期的技術交流機制,并獲得科研上的全力支持。
在2024年的奧林帕斯獎挑戰中,第一個難題將繼續深化對存儲介質及其應用的創新研究,特別是在大模型無損壓縮技術領域。這一研究方向旨在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存儲技術的性價比,滿足AI時代對海量數據存儲的需求。
第二個難題則更加聚焦于AI時代數據規模爆炸式增長所帶來的挑戰,如xPU與存儲帶寬不足、算力集群可用度低、推理時間延長以及數據存儲成本激增等問題。特別是在企業和邊緣計算場景中,華為希望攻克高性價比的訓推技術及新形態存儲的難題,同時探索面向AI場景的新型數據管理和高效處理技術。這些研究旨在構建具備極致性能、高擴展性、數據韌性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以支撐各行各業的AI應用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在存儲技術領域的前沿探索遠不止于此。有消息稱,華為正在積極研發一種名為“磁電”的存儲技術,這項技術有望徹底顛覆現有的數據存儲格局。據透露,“磁電磁盤”(MED)技術不僅在速度上遠超現有的SSD等存儲設備,還在能效和容量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在能效方面,新型“磁電”存儲技術的每PB耗電量僅為71W,相比傳統的磁性硬盤驅動器(HDD)節能高達90%。這一顯著的能效提升將為數據中心和大型企業帶來巨大的能源成本節省。而在性能方面,華為預計每機架的MED性能將達到8GB/s的驚人速度,這一速度比檔案磁帶裝置的最高性能提升了2.5倍。這將極大地提升數據中心的數據遷移和處理效率,為AI時代的數據處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華為的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展示了其在存儲技術領域的深厚底蘊和前瞻視野,也體現了其推動全球科研合作、共同應對AI時代挑戰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