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荀超 實習生 劉瑋
“瀘州城內有座塔,隔天只有一尺八。江風吹動塔鈴響,報恩尋孝傳天涯。”10月28日晚,由瀘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習所創演,鄭瑞林編劇、劉毅導演、藍天作曲,包靖、劉蕊梅、沈敬東、陽運志、李燦等主演的川劇《報恩記》,亮相第六屆川劇節暨四川省第二屆川劇匯演,在成都四川省藝術中心演出。
《報恩計》演出照
演出之前,該劇男主角、瀘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習所所長包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報恩記》取材于瀘州宋代報恩塔的民間傳說,講述了瀘南安撫使馮楫(包靖 飾),苦苦尋覓失散養母20余年的曲折故事,生動詮釋了“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
《報恩計》演出照
“這是一部新編古裝川劇,旨在傳承和發揚巴蜀文化,挖掘并利用歷史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讓瀘州河川劇煥發新的生機。”包靖表示,《報恩記》集中了瀘州老中青三代川劇演員,通過“傳幫帶”“老帶新”的方式,為川劇的傳承注入新的活力。“為迎合年輕觀眾的口味,我們在創作過程中進行了大膽創新,包括改變了傳統川劇陳舊的套子和唱腔,融入越劇、流行音樂等元素,使得聲腔節奏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
《報恩計》演出照
在演員選擇、服裝設計、舞臺美術和音樂創作等方面,《報恩記》主創團隊也下足了功夫,力求打造一部既好看又好聽的川劇。“我們是古為今用,努力做到傳承創新不離本,同時要演員好看、服裝好看、舞美好看、音樂好聽,破除傳統戲與年輕人的隔閡。”包靖還透露,此次演職人員大部分都是00后年輕人。“我們的演出陣容都來自瀘州,沒有外請演員,還加入了00后的年輕力量,甚至打擊樂、鑼鼓隊的成員都是00后,以戲培養年輕人。我們的戲也許不是此次川劇匯演中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活力的。”
《報恩計》演出照
包靖希望:“川劇《報恩記》能帶著年輕的陣容、感人的劇情、好聽的唱腔、大氣的格調,為成都觀眾帶來了一場瀘州特色的川劇盛宴。”10月29日,該劇還將在四川省藝術中心再演一場。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