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最新的《行政長官202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了一項重大決策,旨在促進烈酒貿易,特別是對中國白酒“出海”構成利好。根據新政策,進口價超過200港元的烈酒,其超出部分的稅率從原先的100%大幅降低至10%,而200港元及以下的部分則維持原稅率不變。
這一政策調整迅速在股市上引起反響,部分港股酒水股受此消息提振,其中珍酒李渡股價一度上漲超過5%。然而,A股白酒板塊則尚未受到明顯影響,整體表現平穩。
長期以來,香港對酒精濃度超過30%的烈酒征收高達100%的從價稅,這一高稅率顯著增加了烈酒在香港進出口的交易成本。此次稅率的調整,不僅有望降低交易成本,還可能為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上的推廣創造新的機遇。
有行業觀察家指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其烈酒稅的調整將可能放大其在全球商貿中的影響力,為中國白酒通過香港轉口至世界各地提供便利,進而加速白酒的國際化進程。
中國白酒“出海”一直是行業內的熱點話題。面對國內市場的存量博弈和消費復蘇的挑戰,白酒行業急需開拓新的消費市場。然而,白酒在國際化過程中面臨著文化認同、營銷策略以及稅費等多重挑戰。特別是海外市場的高稅率,使得中國白酒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受到削弱。
此次香港烈酒稅的調整,無疑為內地白酒產品進入香港市場降低了門檻。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酒類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9.76%,其中香港是白酒出口的主要市場。業界預計,隨著烈酒稅的降低,次高端、高端以及超高端白酒有望在香港市場進一步站穩腳跟。
然而,也有行業人士持審慎態度。一位頭部白酒企業的銷售負責人表示,雖然烈酒稅的調整對白酒品牌有利,但香港市場的消費者主要以洋酒為主,轉變消費習慣需要時間和市場培育。同時,白酒要滲透入香港本地渠道和企業商務接待等領域,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銷售隊伍的建設。
目前,我國白酒的國際化仍處于起步階段。以2023年數據為例,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作為行業巨頭,其海外市場的銷售收入分別占當期營收的2.9%和1.2%,顯示出白酒國際化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