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正深陷所謂的"囚徒困境",面臨終端需求萎縮的嚴峻挑戰。在市場供需結構未能優化的背景下,行業虧損持續加劇,三季度上市鋼企的虧損總額已逼近去年全年水平。
上海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指出,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產能過剩及行業自律不足。各企業紛紛擴大生產,導致供過于求,鋼材價格因此大幅下滑。
最新財報數據顯示,三季度鋼鐵冶煉行業上市公司的扣非凈利潤普遍下滑,其中多數企業出現虧損。據統計,27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扣非凈利潤虧損,總虧損額超145億元。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印證了鋼鐵行業的困境。今年1至9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虧損額達到341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56%。
徐向春進一步分析,鋼價跌幅高于原材料價格跌幅,主要因為鋼廠生產未明顯減少,對原料需求保持穩定,從而支撐了原料價格。這使得鋼廠的利潤空間持續受到擠壓。
盡管面臨困境,但業內專家也看到了轉機。隨著國家經濟政策的利好出臺,鋼價在9月下旬出現大幅上漲,鋼鐵企業的盈利狀況已有所改善。專家們認為,這些政策對于提振市場信心、穩定房地產市場將起到積極作用,進而有望拉動鋼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