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的尾聲悄然臨近,科技界的熱潮卻絲毫未減,一系列新品發布和活動將冬日的寒意驅散。在海外,科技巨頭OpenAI連續12天舉辦新品發布會,而亞馬遜云科技也推出了6款AI大模型,引發廣泛關注。
在操作系統領域與蘋果長期并駕齊驅的谷歌,近期宣布了全新操作系統Android XR,意圖在智能頭顯領域與蘋果再次展開較量。與手機市場類似,谷歌雖有自己的智能頭顯設備,但并不打算獨享系統。據悉,三星將成為首發Android XR的廠商,其首款產品代號為“Project Moohan”,內置電池組,支持VR和AR模式切換,預計明年發布,價格將成為其一大亮點。
Android XR的命名透露出其面向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在內的各類智能頭顯設備。然而,盡管VR、AR、MR等產品已屢見不鮮,且有蘋果、三星、meta等大廠的加持,卻未能掀起太大波瀾。Android XR能否打破這一僵局,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提到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智能頭顯產品,蘋果的Vision Pro無疑榜上有名。盡管擁有蘋果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Vision Pro自今年2月發布以來銷量卻未達預期,年銷量預測與實際銷售情況大相徑庭。甚至有消息稱,Vision Pro將在2024年內停產。而據業內人士透露,蘋果下一代智能頭顯設備將于2026年問世,但在2025年,蘋果智能頭顯市場將面臨空白。
Vision Pro的失敗,主要歸咎于兩點:一是缺乏殺手級應用,盡管配置高端,但體驗上并未與其他頭顯拉開差距;二是價格高昂,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相比之下,meta推出的meta Quest 3S頭顯價格親民,但功能仍停留在VR階段。谷歌的Daydream、三星Gear VR等設備價格也相對實惠,但除meta Quest系列外,其他智能頭顯銷量均不盡如人意。
中國智能頭顯市場同樣面臨挑戰,盡管雷鳥、XREAL、PICO等品牌的產品價格覆蓋廣泛,但市場激活仍顯乏力。IDC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AR/VR頭顯出貨量同比下滑29.1%,行業規模不增反降。這進一步證明,價格并非決定性因素,殺手級應用才是關鍵。
Android XR能否為智能頭顯行業帶來轉機,關鍵在于其是否具備殺手級應用,能否提升智能頭顯的實用價值,拓寬使用場景。谷歌強調,Android XR將支持Google Maps、Google相冊、翻譯、Chrome等多款應用,并引入AI大模型Gemini。這一創新點讓人眼前一亮,AI的融入將讓智能頭顯擁有更流暢、更智能的交互體驗。
與封閉的蘋果Vision Pro不同,Android XR的開放性是其另一大優勢。開放的系統將吸引更多頭顯設備廠商加入,降低行業門檻,推動技術創新。同時,龐大的消費者群體也將吸引開發者為Android XR開發更多應用,形成良性循環。
谷歌選擇三星作為Android XR的首發廠商,無疑是想借助三星的影響力,快速擴大用戶基礎,建立行業標準。與蘋果的高端路線不同,谷歌與三星聯合打造的Project Moohan面向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或許將為智能頭顯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盡管蘋果也計劃推出價格更低的智能頭顯產品,但考慮到其效率和定價策略,該產品能否在2026年如期上市,以及是否適合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仍充滿變數。相比之下,三星、谷歌等廠商的產品或許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