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基金市場迎來業績比較基準的調整潮。截至目前,已有高達144只產品對其業績比較基準進行了調整,以更精準地反映基金的風險收益特性。這一調整趨勢不僅涵蓋了因跟蹤指數名稱變更而帶來的基準修訂,還包括為更好地匹配基金投資策略而進行的權益和債券指數占比的優化。
值得關注的是,中證“A系列”指數的調整成為了市場焦點。繼A50、A500指數之后,中證100指數也正式更名為中證A100指數,并于10月28日實施。隨之而來的是,28只中證A100ETF及其聯接基金紛紛修改了業績比較基準,以與新的指數名稱保持一致。這一變化不僅體現了指數體系的完善,也反映了市場對中證“A系列”寬基指數ETF的熱烈追捧。
除了指數名稱調整導致的業績比較基準修訂外,更多基金選擇在新的業績比較基準中調整權益或債券指數的占比。例如,中歐互聯網先鋒、中信建投睿選6個月持有等產品,近期都提升了業績比較基準中股票指數的比例,以更好地反映其投資策略和市場環境。
具體來看,中歐互聯網先鋒將業績比較基準中的中證全指互聯網軟件與服務指數和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調整為中證滬港深互聯網指數收益率,并提高了該指數的占比。而中信建投睿選6個月持有則大幅提高了業績比較基準中權益部分的占比,由滬深300指數收益率調整為中證偏股型基金指數收益率,并相應降低了債券指數的比例。
這些調整舉措不僅有助于基金更準確地反映其風險收益特征,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清晰的參考指標。在市場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基金通過靈活調整業績比較基準,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趨勢,提升投資收益。
中證A50和中證A500指數的相關基金也備受市場關注。自首批中證A50ETF成立以來,該指數持續受到資金追捧,規模不斷攀升。同樣,中證A500指數相關基金也在近期迎來了規模的新高,顯示出市場對中證“A系列”寬基指數的強烈興趣。
今年基金市場業績比較基準的調整潮反映了市場對基金風險收益特征的更高追求。通過靈活調整業績比較基準,基金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