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用債市場在利率債走強的推動下,呈現出一波上漲趨勢,但其整體表現相對溫和。值得注意的是,各期限和各等級信用利差紛紛呈現出被動擴大的態勢,這一變化為信用債的后續補漲行情奠定了基礎。市場上,不少專業人士認為,當前信用債市場可能正處于一個“調整即是買入機會”的窗口期。
在宏觀經濟基本面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資金面的松緊狀況和機構的行為選擇,逐漸成為影響利率走勢的兩大關鍵因素。特別是年末的“搶跑”現象和寬松貨幣政策的持續,使得流動性良好的利率債吸引了更廣泛的機構參與。與此同時,上周R007利率均值小幅上升至1.92%,與7天中短票的利差倒掛至32bp以上,導致非銀機構的套息空間轉為負數,融出意愿降低。在這種非銀資金不算寬松的環境下,機構在12月配置信用債的意愿相對減弱,利差收窄的動力明顯不足。
以AAA高等級城投債為例,根據廣發證券的相關研究報告,截至去年12月29日,1年期和3年期城投債的信用利差自12月初以來分別上升了17BP和16BP,并在年底回升到近三年來90%分位數的水平以上,顯示出較高的性價比。
隨著信用利差被動擴大后配置性價比的提升,票息保護空間也相應增大。多位券商分析師近期指出,年初信用債有望迎來補漲行情,當前的調整階段正是買入的良機。廣發證券廣州分公司財管部研究所主管鄭峰在文章中提到,回顧歷史數據,信用利差具有顯著的均值回歸效應,當信用利差達到均值加兩倍標準差以上時,通常是較好的配置時機,后續利差大多會得到修復。以中短期票據AA+3年期信用債為例,目前利差已接近過去一年滾動兩倍標準差的水平,與去年10月初的行情相似,具有較高的配置價值。
天風固收分析師孫彬彬則認為,補漲信號可以從二永債(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的收益率變化中觀察。由于二永債在信用債中流動性較好,市場下行時通常走在前列,可能會最先反映跨年資金面的變化。相較于普通信用債的較弱行情,二永債上周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補漲行情。
從市場成交數據來看,二永債收益率有所下行,其中“24招行永續債01BC”和“24中行二級資本債01A”分別報1.8675%和1.75%,領漲二永債市場。民生固收分析師譚逸鳴表示,一季度債市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低,以固收+為代表的增量資金可能會首先帶動二永債利差的壓縮,從年內低點來看,仍有較大的空間,值得優先把握。
多家機構還看好年初超長期信用債的補漲行情。浙商固收分析師杜漸認為,以2024年年內超長期信用債與同期限國債利差的最低點為參考,超長期信用債收益率仍存在20~30BP的下行空間。國聯固收分析師李清荷也表示,當前可以關注流動性較好的高等級超長信用債,特別是7年期和10年期的隱含AAA普信債利差,已經回到2024年歷史分位數的90%以上。在資產荒的背景下,追逐票息資產仍將是機構的主流訴求,超長信用利差有望在交易盤的推動下繼續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