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也有“身份證”了!
11月1日起成都上線可溯源的“肉證一碼通”
市民通過掃碼可以獲取豬肉產地、屠宰加工和銷售信息。成都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楊博)近日,成都市農業農村局、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工作通知,11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實行生豬產品“肉證一碼通”管理制度,深入開展生豬產品賦碼管理工作,構建生豬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據了解,“肉證一碼通”應用數字噴碼技術,將動物檢疫驗訖印章、肉品品質檢驗合格驗訖印章、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融為一體,實現養殖販運、屠宰加工、流通消費、監管執法等生豬產業重點環節的信息共享。
該體系創新豬肉產品證章標志加施、出具方式,系統整合生豬及產品產、宰、銷各環節信息,建立二維碼信息集成機制、追溯信息傳遞機制、全鏈條備案管理機制、全流程信息賦碼追溯管理機制和部門協同監管機制,有效解決了豬肉產品追溯存在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低、物證分離、證章易造假、全程追溯難、監管效能低等問題,為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商務、智慧蓉城城市治理等領域提供精準數據支撐,實現生豬“全程追溯、一碼通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豬肉批發商通過掃描溯源二維碼索證方可離開屠宰場,各級豬肉經營戶以及餐館、學校等用肉單位掃描二維碼逐級傳遞檢疫檢驗信息,實現證隨肉走。消費者通過微信掃碼,可以快速獲取產地、屠宰加工和銷售信息,吃上看得見的放心肉。監管人員掃描溯源二維碼或者經銷商身份信息碼,查詢豬肉產品“兩證”及溯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