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小米汽車未來訂單量的預測引起了廣泛關注。據一位知名數碼博主透露,通過對高頻數據的深入分析,他預測小米汽車在2025年1月的新增訂單量將達到一個可觀的水平,樂觀情境下可突破4萬臺,而較為保守的估計也達到了約3.7萬臺。
盡管訂單量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小米汽車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并非市場需求不足,而是產能上的瓶頸。目前,小米汽車僅擁有一家正式投產的工廠,盡管該工廠的理論年產能高達30萬臺,但實際生產卻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據了解,小米汽車目前的最高月交付量已經突破了2萬輛,但仍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3萬輛的水平,這一數字明顯低于其新增訂單的數量。
小米汽車APP上的數據也揭示了其產能的現狀。目前,小米用戶等待小米SU7和小米SU7 Pro的時間為24至27周,而小米SU7 Max的等待時間則稍短一些,為20至23周。這意味著,小米汽車至少需要四個月到五個月的時間來消化現有的積壓訂單。
回顧過去,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在2024年的跨年直播中曾提及,小米汽車計劃在2025年實現30萬輛的交付目標。雷軍強調,對于一家新興車企而言,年銷量達到30萬輛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許多車企在成立多年后都未能達到這一水平。然而,這一目標卻被一些博主和網友視為過于謹慎。有數據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底,小米汽車的新增訂單總量有望超過40萬份。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面臨產能挑戰,小米汽車仍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小米汽車在產能提升方面的不斷努力,以及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未來其有望在實現更高銷量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