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股市開年的首個交易日,A股市場經歷了一場深度的調整。上證指數在盤中一度急劇下挫,跌幅超過百點,并成功跌破3300點的重要心理關口。與此同時,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以及科創50指數均遭遇了超過3%的重挫,上證50和滬深300等權重指數也未能幸免,跌幅均超過2%。當日,超過4400只個股下跌,市場成交量高達1.4萬億元。
從板塊表現來看,絕大部分行業板塊均呈現下跌態勢,其中大金融板塊領跌。券商、保險以及多元金融等行業跌幅居前,銀行股也全線走低。然而,在如此慘淡的市場環境中,仍有少數板塊逆市上揚,業績預增、預制菜、酒店餐飲以及新零售等板塊表現相對抗跌。
資金流向方面,數據顯示,商貿零售板塊獲得了主力資金超過80億元的凈流入,有色金屬和機械設備板塊也分別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凈流入。然而,電子和非銀金融板塊則遭遇了主力資金的大幅凈流出,分別超過50億元,銀行板塊凈流出也超過30億元。
對于后市的展望,中信建投指出,從歷史季節性規律來看,年底資金結算和獲利了結的壓力往往導致市場交投清淡,風險偏好下降。但農歷春節后,市場流動性通常會得到改善。近十年來A股市場在元旦至春節期間,大盤藍籌股的表現通常較為優異。春節后至兩會前,作為春季躁動的主升浪階段,A股市場上漲的概率往往是一年中最高的,小盤成長股通常跑贏大盤價值股,市場主題活躍。
銀泰證券則預計,2025年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長可能呈現前低后高的態勢,全年非金融類A股公司的收入同比增速預計將超過3%,凈利潤增速將超過3.5%。在投資策略上,銀泰證券建議投資者以把握市場結構性機會為主,重點關注受益于整體經濟修復和資本市場提振的銀行、非銀金融板塊,以及受益于促消費專項行動的家用電器和汽車板塊,還有受益于資本市場改革的高股息板塊。
在市場大跌的背景下,業績預增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君禾股份在開盤后即封漲停,連續第二日漲停,股價創下11個月的新高,成交額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6.38億元。君禾股份表示,業績預增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場行業趨勢向好,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改進現有產品,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使得目標客戶群體不斷增長。同時,公司在手訂單較上年大幅增加,產品產銷量和毛利率均得到有效提升。
同樣,孩子王也發布了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1.6億元至2.11億元,同比增長52.21%至100.73%。盡管當日大盤調整,但孩子王股價一度放量大漲超過8%,最終收盤時仍逆市上漲3.16%。孩子王表示,公司業績增長得益于2023年收購樂友國際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持續推動“三擴”戰略以及全力實施降本增效等積極因素的影響。
先鋒精科、九華旅游等業績預增股也在當日逆市上揚,展現出較強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