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賣商家的評分明明挺高,可拿到的外賣卻那么難吃;明明有那么多種草筆記、人氣數據、五星好評,可一到推薦的“網紅餐廳”就“踩雷”……據報道,針對點評類APP,目前已形成一條有組織、有分工的虛假刷單產業鏈:除了給五星好評或者筆記推廣,打卡、收藏、曝光訪客等跟熱門榜單密切相關的數據都可以操作,美其名曰為店鋪線上“精裝修”。
以往,商家要好評,不是搞“好評返現”、誘惑買家打出五星好評,就是哭窮賣慘并拿小恩小惠讓消費者修改差評,方法還比較原始。現在,商家刷好評的方式,可謂科技含量滿滿。據報道,一些外賣店鋪成千上萬的好評背后,有一支專業的“職業好評人”隊伍。在專業運作的“啟發”下,有的店鋪能用10個好評抵消1個差評;有的店鋪給網絡博主的探店筆記“偷偷加料”,把餐品吹得天花亂墜;有的店鋪將刷單的觸角伸向本地熱門吃喝玩樂榜單,展示“精裝修”效果圖,用虛假的數據制造人氣。在“職業好評人”的幫助下,低分店鋪輕松“漲分”。
某商家評分4.5、到店評價3.5的外賣店鋪,所使用的熘肉段照片。
記者實際在這個商家評分4.5的外賣店鋪,點餐得到的熘肉段。
好評注水逐漸分工精細化、技術專業化、使用批量化,不僅誤導消費者,也不利于行業發展,更會破壞社會誠信體系。消費者信任好評,是因為商品評價體系的原始依據是讓埋單者說真話,底層邏輯是誠信與信任。可一旦有一個商家因在好評中注水嘗到甜頭,就會有更多商家趨之若鶩,甚至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亂象。當商品評價被玩壞、“好評如潮”意味著“拉胯”,消費者就會“反向打卡”。“打卡低分店鋪”的消費者,正是因為對商品評價體系和商家誠信不信任。
好評注水嚴重,商家首擔其責,“職業好評人”更難辭其咎。據報道,有“職業好評人”稱,學一手廚藝,開一家小店,就能致富的傳統模式已經過時了,“外賣要會運營”。在他們眼里,可以隨意偽造的數據、加著“科技與狠活”的好評率,可以輕松幫“客戶”搶奪市場、擠掉對手。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家宣傳。“職業好評人”以極不光彩的方式,踩著法律高壓線牟利,就是侵蝕社會誠信的螻蟻。
無論是無中生有刷單造好評,還是涂脂抹粉消差評,抑或是顛倒黑白無限吹捧,“職業好評人”都該被揪出來,好好擠一擠好評里的水分。職業好評人的能力,還沒有高到相關部門發現不了的水平,更沒有厲害到不留痕跡的地步,除非平臺不管,除非監管部門不查。今年4月,安徽省歙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一公司有人在有償幫助其他經營者刪除差評和維護好評,提高店鋪評分,于是依法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處罰款5萬元。
注水的好評,贏不來回頭客。商品評價體系失去參考價值,再多好評也將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