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正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日前,《公約》締約方打破多年圍繞全球碳市場機制的爭論僵局,在大會一大重要議題——《巴黎協定》第六條相關談判上取得關鍵進展。
本次大會首席談判代表亞爾欽·拉菲耶夫日前宣布,已就《巴黎協定》第六條第四款下的碳信用額度標準及其動態更新機制達成共識,這是完成《巴黎協定》第六條談判的關鍵一步。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表示,雖然各國代表團還要進一步協商,但相關談判確實取得了一定突破。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 劉振民:我覺得還需要各國代表團進行充分協商,因為(達成共識的)這個規則還不是《巴黎協定》第六條的整體規則,它是《巴黎協定》規則的一部分。它還不是正式通過,真正離進入實際運行還有一段差距。但是,總是向前邁了一步。
《巴黎協定》第六條涉及全球碳市場機制,即碳排放較多的國家可通過向碳排放較少的國家購買減排項目的信用額度,也就是碳信用,來實現其氣候目標,也為發展中國家減排項目注入資金。該機制提供了兩種交易碳信用的方式:第一種方式允許兩國自行制定雙邊碳交易協議的條款;第二種方式旨在創建一個由聯合國監督管理的全球碳市場,也就是第六條第四款。
雖然《巴黎協定》第六條具有推動全球減排的潛力,但此前一直面臨諸多矛盾,例如碳信用的分配機制不夠透明,以及如何確保減排項目的實際效果等。本次大會期間,各方仍將繼續討論第六條相關內容以達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