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制定三年行動方案
持續優化ESG信息披露制度體系
上海證券交易所11月6日發布的消息顯示,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提高上市公司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質量,上交所近日制定完成《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方案從信息披露能力建設、信息披露服務和監管、加強資本支持、ESG評價評級和投資等方面,形成17項具體工作安排。
根據方案,上交所將提升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能力與監管服務效能。持續優化ESG信息披露制度體系,積極推出數字化工具和培訓服務,為上市公司編制ESG報告提供“工具箱”。
同時,加大綠色轉型資本支持力度。持續創新ESG金融服務和產品,豐富ESG指數產品供給,鼓勵發行各類ESG主題基金,積極支持中證指數公司ESG評價結果在各類金融產品中的應用,為ESG評級高的上市公司提供融資便利,引導更多資金流向可持續發展領域。
上交所還將加快推動ESG數字化建設。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算法,探索形成上市公司ESG數據庫,推動ESG數據信息在各類場景中的應用,支持中證指數公司豐富氣候轉型評價等ESG數據產品,為可持續投資提供參考。
近年來,ESG公募基金產品規模不斷增長,上市公司ESG理念持續深化。截至2024年6月末,國內ESG公募基金產品達到273只,規模超過2600億元。2023年度,滬市1187家公司發布了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率超52%,披露數量和披露率均創新高。
滬深北交易所11月6日發布的消息顯示,根據滬深北三所今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滬深北交易所近日起草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統稱《指南》),并對外公開征求意見。
本次先行設置《第一號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和《第二號應對氣候變化》兩個具體指南,后續將在中國證監會統籌下,根據市場需要加快推進其他重要議題具體指南的制定,逐步實現對《指引》重點內容的全覆蓋。
記者獲悉,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未來將形成以《指引》為強制性和底線要求,《指南》為參考性規范和典型實踐推薦的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制度體系。滬深北交易所還將結合上市公司實踐情況,持續總結上市公司最佳實踐,加強對《指引》和《指南》的政策評估,不斷增強制度的適應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市場人士看來,《指南》為上市公司完善可持續發展治理、識別重要性議題、分析可持續發展相關風險和機遇等提供“工具箱”和“百寶書”,同時將《指引》中的相關披露要求細化為披露要點,提供具體的適用解釋,便利上市公司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
綜合新華社、中國證券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