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衢州的黃女士反映,其母親沉迷于養生直播,并大量購買無生產批準文號及生產日期的保健品。這些直播間專門針對中老年群體,夸大產品功效,誘導他們購買高價且質量無保證的保健品,讓不少中老年人一步步陷入預設的消費陷阱。
在養生直播間,所謂的“養生專家”常常夸大其詞,編造虛假醫療效果,誘導中老年人購買。許多受害的中老年人選擇沉默,這無疑助長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對此,平臺應承擔起主體責任,加強對直播帶貨的監管,建立有效的投訴和舉報機制,及時處理違規行為。
家庭和社會也應給予中老年人更多的關愛和陪伴,幫助他們辨別真假信息。同時,社區可以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中老年人普及網絡知識和防騙技巧,提高他們對新型網絡詐騙手段的認識和防范能力。
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執法力度。中央網信辦已啟動專項行動,重點整治夸大食品、保健用品功能的行為。對于虛假宣傳、夸大產品功效等行為,應依法予以處罰。媒體也應加強對養生直播間亂象的報道和曝光,提高公眾的知曉率和警惕性。
總之,養生直播變“坑老”工具的現象必須得到徹底整治,保護中老年人免受不法商家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