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涼山州德昌縣麻栗鎮光輝村糧經復合產業園,一場別開生面的活動——“糧安天下 共建彝鄉生態大米基地”于近日成功舉辦。活動中,國家雜交水稻成都分中心首次在高海拔的涼山州地區試驗種植的粳稻品種“螺髻香2號”迎來了開鐮收割的時刻。經過現場測產,該品種的畝產達到了令人矚目的566.05公斤,為高海拔地區的水稻種植開辟了新的路徑,同時也為當地農戶通過種植水稻實現致富夢想提供了新的可能。
這一成果的取得,不僅標志著“螺髻香2號”品種在高海拔水稻種植領域的成功探索,也為當地農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農戶們紛紛表示,這一新品種的推廣種植,有望為他們帶來更加可觀的經濟收益,助力鄉村振興。
“螺髻香2號”品種的成功種植,還得益于國家雜交水稻成都分中心的科研團隊在背后的辛勤付出和不斷創新。他們針對高海拔地區的特殊氣候條件,進行了大量的科研攻關,才最終選育出了這一適應性強、產量高的優質水稻品種。
此次“糧安天下 共建彝鄉生態大米基地”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螺髻香2號”品種的種植成果,也為推動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未來,隨著這一品種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相信將為更多高海拔地區的農戶帶來豐收的喜悅和生活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