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資本市場政策環境的不斷優化,A股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現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態勢。新“國九條”及相關分紅新規的正式實施,為這一積極變化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今年,A股市場迎來了名副其實的“分紅大年”。據統計,滬深兩地共有3755家上市公司實施了現金分紅,分紅總額高達約2.4萬億元,這一數字不僅刷新了歷史記錄,也彰顯了上市公司在回報股東方面的決心與實力。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有兩家公司的分紅金額突破了千億元大關,另有30余家公司的分紅金額超過了百億元。
現金分紅比例的提升也是今年分紅現象的一大亮點。2023財務年度,上市公司的分紅金額占當年凈利潤的比例達到了42.5%,與去年同期相比,這一比例提升了1.62個百分點。這一連串攀升的數字,無疑預示著A股市場正在逐步形成一個更加健康、積極的分紅生態。
從分紅公司的類型來看,成熟期公司的分紅金額普遍較高。以深市為例,自新“國九條”發布以來,深市主板公司累計實施的現金分紅金額已達到了405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0%。主板公司在深市整體中的占比約為54%,但其分紅總額卻占到了深市整體的八成之多。這一數據進一步證明了成熟期公司在分紅方面的強大實力。
在滬市方面,上市公司發布中長期分紅規劃的情況也呈現出積極的態勢。據統計,2022年至2024年期間,分別有360家、353家和387家公司發布了未來三年的股東回報規劃。這一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正在形成常態化的現金分紅機制,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加穩定、可預期的回報。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分紅不僅有助于公司優化資本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還能促進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同時,上市公司通過分紅向市場傳遞出公司財務狀況良好的信號,這對于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公司市場形象與投資吸引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政策層面,新“國九條”的出臺為上市公司分紅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指導和支持。該政策明確提出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實施限制大股東減持、風險警示等措施。同時,政策還加大了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推動提高股息率,并鼓勵上市公司增強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
受此政策影響,上市公司分紅的積極性顯著提升。2024年11月和12月,證監會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相繼發布了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鼓勵上市公司增加分紅頻次、優化分紅節奏、合理提高分紅率。這些政策的出臺,無疑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為有利的分紅環境。
在實際操作中,上市公司也積極響應政策導向,逐步提高分紅頻次。以中期分紅為例,截至2025年1月21日,已有97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4年中期分紅公告(含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現金分紅金額高達6919.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紅家數和金額分別增長了4.2倍和2.7倍。
年內多次分紅的風氣也逐漸形成,春節前分紅的氛圍愈發濃厚。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間,預計將有324家公司實施分紅,分紅金額達到3509.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紅家數和金額分別增長了9.8倍和7.8倍。
雖然不同行業、成長階段和經營情況的公司在分紅力度上存在差異,但它們都在積極響應政策導向,逐步提高分紅頻次。以科創板上市公司為例,實施中期分紅的公司數量已從2020年的15家增長至2024年的111家。這一數據充分證明了科創板公司在投資者回報理念方面的逐步深化。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科創板公司整體處于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技術商業化和加速產能擴張的發展階段。因此,在制定中長期分紅規劃時,需要尊重公司的實際情況和行業特點,平衡好支持公司發展和提升投資者回報水平的關系。這一觀點為科創板公司的分紅實踐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