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杏,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的活化石,以其獨特的扇形葉片和黃色的果實,成為秋天的象征。然而,我們在欣賞這金黃色的果實時,是否會好奇,為何這種樹會被冠以“銀”之名?從春天到冬天,從綠色到黃色,銀杏樹都沒有顯現過銀色,難道它的名字是個“bug?”
2
銀杏樹屬于銀杏科植物,是落葉喬木的一種。它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3.45億年前的石炭紀,之后由于氣候環境的變化和被子植物的取代,銀杏類植物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滅絕。現在的銀杏樹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被譽為“世界第一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貓”。
3
銀杏樹的生命力十分頑強,據資料記載,中國貴州的李家灣古銀杏樹已經有超過5000年的樹齡,樹高約為50米,經過多次雷擊火燒,依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銀杏樹的生命力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抗輻射。
4
在1945年的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中,核爆區內幾乎所有的生物都受到毀滅性傷害,但是銀杏樹竟然神奇般地存活了下來。第二年,存活的銀杏樹還長出了新芽。在這些存活的銀杏樹中,離核爆中心最近的僅有1000米遠,并且均未出現大的畸形。
5
2020年,揚州大學和北京林業大學的科研團隊選用樹齡為十幾年至一千多年的銀杏古樹的樹干維管形成層作為主要研究材料,綜合運用細胞學、生理學、多組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鑒定手段,揭示了銀杏樹的長壽機制。
6
維管形成層一般是指裸子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莖和根中的一種分生組織,該組織細胞的分裂,可以不斷產生新的木質部與韌皮部,從而使莖和根加粗。形成層組織的活性也通常與樹木的年齡有關。
7
研究結果表明,銀杏古樹的“長壽”主要體現在獨特的抗衰老機制和強大的抵抗“外患”能力。銀杏樹的維管形成層細胞具有持續分裂的能力,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細胞衰老引起的植物各項機能的下降,從而“永葆青春”。
8
銀杏古樹具有持續合成木質素的能力,以此來不斷增加樹干的密度和強度,同時通過持續表達R基因(植物抗性基因,提高植物抵抗病蟲害的能力)以及積累具有特殊保護功能的代謝物來提高自身的抗性。
9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對銀杏是這樣描述的,“原生江南,葉似鴨掌,因名鴨腳。宋初始入貢,改呼銀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銀杏果俗稱白果,形態與杏果很像,銀杏果的外皮有白粉,并且在陽光照射下,會泛出微微的銀色。由此可見,銀杏的“銀”字與其果實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