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在天津南港投用了國內首座冷熱能互換站,這標志著我國在冷能綜合利用技術上取得了重大進展。該互換站年處理能力超過260萬噸,展示了我國在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實力。
該項目采用了獨特的能量耦合方式,將液化天然氣(LNG)的冷能與乙烯生產裝置產生的富余熱量相結合。通過甲醇作為能量傳遞介質,在高低溫換熱器中進行高效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創新的冷熱能循環系統。
這一系統的應用不僅顯著降低了能源消耗,還實現了綠色低碳的生產模式。預計每年可節約天然氣1300萬立方米,節電300萬千瓦時,對于我國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該冷熱能互換站創造了國內冷能利用量的新高,每小時可達346噸,并成功實施了22公里的超遠距離冷能輸送。這一突破打破了傳統冷能應用的局限,為冷能的大規模、遠距離利用開辟了新道路。
互換站依托先進的冷熱互換技術,實現了超過95%的冷能轉換效率,成為國內冷能利用率的佼佼者。這一成就充分展現了LNG冷能利用的廣闊前景,并為石化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中國石化將繼續深化冷能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探索輕烴分離、氫液化等前沿技術,以推動石化行業向更加綠色、低碳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