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披露了一項令人矚目的數據,揭示了蘋果iPhone系列截至4月13日在國內市場的激活銷量情況。這些數據或許能為我們理解蘋果為何決定調整其產品線提供一些線索。
根據披露的信息,iPhone 16系列中的高端機型表現尤為搶眼。iPhone 16 Pro Max的銷量達到了約883萬臺,緊隨其后的是iPhone 16 Pro,銷量約為696萬臺。這兩個數據不僅彰顯了蘋果高端產品的市場吸引力,也反映出消費者對高性能、高配置機型的強烈需求。
相比之下,iPhone 16 Plus的銷量則顯得黯然失色,僅為約66萬臺。這一數字與Pro系列的高銷量形成了鮮明對比,也遠低于基礎款iPhone 16的441萬臺銷量。這一數據或許正是蘋果考慮調整產品線的直接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配備60Hz屏幕的iPhone 16基礎款,其銷量也超過了400萬臺,這一成績甚至超越了眾多當代安卓旗艦機型的單品銷量。這再次證明了蘋果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強大號召力。
面對iPhone 16 Plus的市場表現,蘋果顯然需要重新審視其產品線布局。據透露,蘋果計劃在今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中,將以全新的Air版本取代Plus版本,與標準版、Pro版和Pro Max版共同構成新的產品矩陣。這一調整無疑是對市場需求變化的積極回應。
回顧蘋果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蘋果在嘗試大屏(Plus)和小屏(mini)形態時均遭遇了挫折。這一次,蘋果將寶押在了輕薄賽道上,iPhone 17 Air預計將達到前所未有的5.5毫米厚度,比iPhone 16薄30%,成為蘋果歷史上最薄的手機。
然而,極致的輕薄必然伴隨著某些方面的妥協。據悉,iPhone 17 Air在電池容量上可能將不得不做出讓步。這一決策能否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還有待市場檢驗。蘋果能否在輕薄與續航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將成為決定iPhone 17 Air市場表現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