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一系列調整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多家權威媒體報道,保時捷已正式啟動了在中國區的裁員計劃,此輪裁員不僅涉及正式員工,還波及到了外包員工。據悉,正式員工將面臨10%的裁員比例,而外包員工的裁員比例則高達30%。此次裁員,保時捷方面給出的賠償方案是按照N+6的標準執行。
與此同時,保時捷還對外透露了其在華門店數量的調整計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渠道數量約為154家。然而,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潘勵馳已明確表示,為了優化網絡布局,保時捷將在未來兩年內逐步淘汰部分門店,計劃在2026年底前將經銷商數量控制在100家左右。
保時捷此番調整的背后,是其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嚴重下滑。保時捷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其全球銷量下降了7%至226026輛。其中,中國市場更是遭遇了暴跌,銷量下滑幅度達到了29%。具體到車型上,Panamera和Taycan兩款車型的銷量降幅尤為顯著,分別下降了20%和50%。
銷量的下滑不僅影響了保時捷的市場份額,也直接導致了其營收的下滑。保時捷2024年前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其全球營收為285.6億歐元,同比下降了5.2%;營業利潤更是暴跌41%,僅為9.74億歐元。
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保時捷并未選擇通過降價來刺激銷量。在近日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潘勵馳明確表示,保時捷不會通過犧牲產品價格來換取銷量的增長。他強調,單純追求量的增長并不是保時捷的目標。相反,保時捷將在2026年重啟“進擊模式”,通過一系列策略調整,努力贏回中國市場。